国医大师熊继柏:工作也是一种养生
第三届国医大师熊继柏,是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诊室里。11月的长沙,阴冷潮湿,诊室没有开空调,窗户半开着,时不时飘进几丝小雨。熊继柏背靠窗户而坐,白大褂下面裹着厚厚的蓝棉袄。“一开热空调,我就头昏脑涨,脑子不清醒,没法给病人看病了”,熊继柏解释。
熊继柏虽然已经76岁,他仍每周坚持出4次门诊。此外,还要讲学、著书,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熊继柏乐在其中。他说:“人年纪大了,无论脑力、体力都应该不停息,多运动,这是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好方法。”
为医为师,生命支柱
虽然是湖南人,熊继柏却并不喜欢吃辣椒,他烟酒不沾,也从来不吃任何保健品。问及有什么“养生秘诀”,熊继柏大手一挥,坦言:“工作也是一种养生。我一工作就精神焕发,上课也是这样,看门诊也是这样。”
从16岁成为医生悬壶乡里,到36岁进入湖南中医药大学教书,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几乎成为熊继柏生活的全部。在退休之前,熊继柏每次出门诊都要看七八十个病人,一天下来累得“人仰马翻”,一回家倒头就睡,饭也不想起来吃;在大学任教期间,他没有过一天节假日,没有晚上2点前睡过觉。“白天备课、讲课,晚上9点开始写文章,几乎天天如此。”
“快”是熊继柏看病的一大特点。一上午的门诊,每个病人从“望闻问切”到开出处方,一般的病症,熊继柏大多只用5分钟。面对病人时,他全神贯注,双手交叉支在桌沿上,微微蹙眉思索,处方就行云流水般脱口而出。“别人都说我是‘闪电思维’”,熊继柏笑称。这归功于他极为敏锐的思辨能力和60年深厚的临床功底。饶是如此,从早上6点半开始坐诊,临近中午2点,他才把全部的病人看完。“没办法,病人太多了,如果不限号更看不完。”熊继柏说。熊继柏总结:“对我而言,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是我的生命支柱,我一刻离不开它们”
不计名利,难得糊涂
“中医讲究形神共养。比起养形,现代人更应该注意养神。”熊继柏坦言,现在的社会是个“大名利场”,身处其间,人难免会起得失之心、攀比之心,导致情绪波动,劳心耗神。
熊继柏常常告诉学生,人不要有太多的私心杂念,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健康长寿。他说:“人不要太计较名利,不妨‘难得糊涂’一点。整天只琢磨着升官发财,总是搞些争名夺利的名堂,不生病才怪。”
“名和利谁都想要。”熊继柏说,“但我的心思全部放在做学问、搞专业上,从来都没放在捞名、捞利上。很多领导找我看病,我不会求他们帮什么忙、解决什么个人问题。门诊病人那么多,如果你是危重病人,我可以照顾你插队;你是外地老远来的,我可以照顾插队;但领导来了,不一定让他插队。对待病人,我一视同仁。”
顺应自然,不要霸蛮
“养生不是一味地搞锻炼,也不是一味地吃些什么东西。”在采访中,熊继柏提到当下存在的一些养生误区。他认为,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应自然,不要霸蛮(湖南方言,不要勉强的意思)”。
熊继柏解释:“我讲的‘顺其自然’是有原则的。比如,顺应情绪变化,做到心态平和;顺应生活规律,饮食要顺应自己的胃口,要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比如喝酒,能喝就喝一点,不能喝切莫霸蛮。”
如何养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也都不同,养生方法不可一概而论。“有的人退休后一下子闲了下来,心里空落落的,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像我这样只忙工作的人,退休了比以前还要忙些,每天过得非常充实,所以我的精神就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革命家陈云的“五有”养生法 下一篇:国医大师李佃贵:解读《内经》的夏季养生智慧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