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笑谈养生
朱屺瞻,画家。号起哉,又号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1892年5月27日生于江苏太仓。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他早年研习油画,受塞尚、凡高、马蒂斯等影响。后转习中国画,擅长写意花卉、山水,能将中西画法融合为一。所画山水,朴拙淋漓,水墨腴润,喜作平坡近景,设色浓丽,色调鲜明。其大写意花卉,喜用浓墨、焦墨和重色,笔墨酣畅,气势逼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等职。
朱妃瞻先生(1892-1996),是我国画史上仅有的一位活到105岁的寿星画家,这样的寿星画家,就是在全世界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人。
朱老不仅仅长寿,更重要的是他一生笔耕不辍,他活到105岁,也画到105岁,这真是人间少有。
老先生105岁时还努力创作,在上海举办画展,用新作向厚爱自己的人们汇报。当人们要朱老把养生术介绍给大家时,朱老笑了,他连连摆动双手说:“我没有什么养生术,更没有什么养生之道。我只知道心安理得地做人,过日子。”“生命在于运动,画画就是练气功,添福寿。”
老人平静地谈起人生,他说:“我从未研究过老庄思想,但我相信清心寡欲,随遇而安。我从来不想出人头地,只想淡泊一生,过无拘无束的日子。做事要顺其自然,不要计较,也不要硬来;遇事要心平气和,处之泰然,才能安然无恙,身心舒泰。”言为心声。老人这番话,使我想起他坎珂的人生经历。他的画一次次毁于动乱战火,他的生活贫穷到靠典当救济来维持,但他不为所动,不改初衷,依然故我地迷恋于艺术。即使声名远播以后,他对名利也看得很淡。
讲起生活爱好,老人说他年轻时迷恋大自然的野趣真景,常去写生,画些野花野草这类不起眼的东西。后来上年纪了,就在家中养些生命力特强的绿色小草,相看两不厌,怜之永不弃。
老人真正是一位亘古一人的长寿艺术大师!
祖国医学强调人的精神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了“神形相因”之说。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即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与益寿延年,而不良的精神刺激可使人致病。所谓调神养生,即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心神的怡养、情志的调摄等方法,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以延年益寿。
注重调养精神,是养生寿老的重要方面。精神调养的基本方法是清心寡欲,可使人心神宁静,恬愉而少烦恼。清心寡欲是指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我国历代养生学家非常重视清心寡欲,认为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心神宁静,大脑智慧圆满,心主神明,从而行使其大生命主宰功能,各脏腑功能相互协调而自然健康长寿。若劳心过度则神伤,欲望过高则神疲,心神忙乱容易造成差错,就不能正常行使主宰生命的功能,脏腑之间功能协调紊乱,从而暴发疾病,所以古人总结有“上工医心”、“清心寡欲”、“恬淡虚无”的养生原则。
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是调摄精神、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必备条件。性格开朗、精神乐观是养生健身的要素。对待问题要下无远大,心胸开阔,宽以持人,大度处事。要精神愉快,在生活享受方面,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不慕虚荣,不盲目追求名利和享受,培养幽默风趣感,做到笑颜常驻,笑口常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朱屺瞻 上工医心 清心寡欲 恬淡虚无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张学良:养生动兼静 下一篇:严翔:养生讲究中和之道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