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罗:事能知足心常泰
梁波罗,电影演员。原籍广东中山,生于陕西西安。195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51号兵站》、《子夜》中饰演角色。同时他也从事影片的配音工作。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反映新四军与日寇英勇斗争的电影《51号兵站》重新在东方电视台播出,剧中地下工作者“小老大”的扮演者、电影演员梁波罗自然、真切、充满激情的表演,受到新老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今逾六旬的梁波罗依然英俊潇洒,风采不减当年。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但是谁又能想到,多年前他曾患过一场大病,差一点丢掉了性命。谈起这场疾病,梁波罗深有感触地说:人生路上有时会遇到恶疾和一些挫折,但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开阔的胸怀是战胜疾病与挫折、闯过人生难关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疾病、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颓废和厌世。
那是1992年,正当梁波罗“文革”后复出,在荧屏上频频亮相之时,却突然患上了一种十分凶险、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当时病情十分严重,第一次手术后他连续10多天高烧至39℃,完全靠输液维持生命,人瘦得只剩下一层皮。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但梁波罗仍十分镇静,以顽强的意志积极配合医生再次进行手术及治疗,终于使病情转危为安。后来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居家调养,他身体基本康复,重又走上了舞台和荧屏。这次疾病使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当你拥有健康肘,往往认为她是不重要的;当你失去她时,往往又认为是最重要的。他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患了病以后,首先自己要冷静沉着,莫乱了方寸,精神状态是人生健康的支柱,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病魔最犀利的武器。
梁波罗在事业上并非一帆风顺。谈起人生的坎垧与曲折,梁波罗说:“世事的变迁往往难以预料,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候把人推到峰顶,有时候把人抛到谷底。但不管怎样,要心胸开阔,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不断进取,这是一个最好的心理选择,是实现健康与人生愿景双赢的精神动力。”梁波罗在20世纪60年代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着名演员,因主演《51号兵站》等电影而红遍大江南北,媒体称他为“中国电影星空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突然一场“文化大革命“风暴袭来,他被当做“资本主义的黑苗苗”受到批判。在牛棚、干校一待就是12年,等他重新复出已是40多岁,青春不在。但他没有悲观,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抓住“青春的尾巴”拍摄了一批影视剧。平时他热心致力于戏剧教育和社区的文艺指导工作,还受聘于同济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讲解电影艺术。他又在大型话剧《阳光驿站》中塑造一位先进共产党员的形象。梁波罗说:“我很欣赏李叔同(弘一法师)说过的一句话:人到无求品自高,事能知足心常泰。在有生之年,不求空名,尽自己所力,为社会做一些有益之事,这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知足常乐。这句话是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一句成语,是古代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宝贵教益。知足使人变得实际、感到幸福。知足就没有抱怨,凡事满足,这样才无忧、无怨快乐地过日子。苦中求乐。俗话的“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虽然说的是对人成长有好处,但遇到困难,能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还勇于接受,并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就,这时就会感到一种幸福,获得了欢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国医大师周学文:调护需得法 用药莫随意 下一篇:启功:常怀宽容之心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