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和谦:人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姜
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临床用"姜"要把握好分寸。"姜"在临床应用中有生姜(煨姜,生姜皮)、干姜(炮姜)之分,其功用是不尽相同的。
姜不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调料,同时也是效用极广的药物。平常有个感冒发烧的,老百姓都喜欢熬姜汤喝。不仅如此,在中医用药当中,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共拟用113方,其中用生姜的有37方,用干姜的有23方,可见姜的重要性。不过,方老提醒我们,姜在入药之时,需要区分生姜与干姜,虽然都是姜,但功效不同。
1.生姜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病,前人称之为"呕家圣药"。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生姜是这样评价的:"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药,其利溥矣!"
2.干姜
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脾胃之阳,兼能温肺化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病。金代名医张元素对干姜是这样评价的:"干姜气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又曰:大辛大热,阳中之阳,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这是对干姜的临床应用言简意赅的总结。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方和谦:补脾养肝可用方氏"和肝汤"、"滋补汤" 下一篇:国医大师方和谦:一粥一饭皆养生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