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不如以前灵敏是什么原因?该如何治疗?
嗅觉出现障碍有几种情况,如嗅觉减退或丧失、嗅觉过敏、嗅觉倒错及幻嗅等。嗅觉减退或丧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鼻腔结构功能异常、炎症、异物,鼻腔或鼻咽占位性病变、萎缩性鼻炎、外伤、颅内肿瘤、病毒感染、衰老、药物或化学刺激、放疗、营养不良等。要根据其他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来判断。
一旦出现嗅觉障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鼻腔、颅脑阻塞性或鼻涕带血、脓涕、头痛等,应及时就诊。
经专科检查发现鼻腔干燥或萎缩者,可局部用保湿药物,保持鼻腔湿润状态:鼻息肉、鼻前庭囊肿、鼻腔良性肿瘤等引起的嗅觉减退,若未压迫到嗅黏膜致萎缩变性,可经手术治疗恢复嗅觉:萎缩性鼻炎引起的嗅觉减退,可通过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等进行治疗,还可给予ATP等能量代谢药物,改善嗅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
嗅觉障碍在中医上被称为“失嗅”“鼻聋”与“痈”。鼻为肺窍,嗅觉功能须依赖肺气的滋养。心主神明,鼻闻香臭这一感知功能亦须有“心”的参与。
临床上,嗅觉障碍主要有肺气虚弱、心经有热、脏腑虚损三种。肺气虚弱引起的嗅觉减退,可兼见短气、乏力、怕冷等,常用健脾胃的药物或食物,如山药、白术:心火亢盛引起的,除嗅觉减退或失嗅外,还可出现头痛、烦躁易怒、面红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等症状,可以煮绿豆汤以清心泻热:若出现嗅觉减退,但鼻腔仍通利,有鼻干或鼻塞的感觉,鼻涕浓稠、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盗汗等,则多为脏腑虚损、鼻窍失养,建议多吃梨或蜂蜜以润肺通窍,也可多服龟苓膏等养阴生津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还应戒除挖鼻的坏习惯。因为经常挖鼻易损伤鼻黏膜及鼻毛,影响嗅觉功能。此外,熬夜也会影响睡觉时鼻腔本应具有的生理功能,所以要少熬夜或不熬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嗅觉减退 嗅觉失灵 失嗅 鼻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高度近视可能致盲!防控近视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下一篇:“一吃就胀,不吃又饿”是胃强脾弱的表现,该怎么办?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