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响 有何好方法?
谈到耳朵,大家都知道耳朵是人体五官中的一个器官,其重要功能就是掌管听觉。如今,有耳鸣、耳聋等听力障碍的人不在少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专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要降低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控制新生听障人群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如何保护儿童听力健康?
专家坦言,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极大可能会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引起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其次为病毒感染(如流感和高烧)、传染性疾病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耳蜗毛细胞受损、退化、死亡,从而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
避免以上致病因素能显著降低儿童听障发生。除此之外,家长要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听觉功能检查,及早地发现小儿的听力障碍,及时采取听力补偿措施,并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言语训练和康复教育,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与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回归社会主流。
如何保护成年人听力健康?
对于成年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以下爱耳护耳意识:
日常生活防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导致内耳微细血管痉挛,内耳供血减少,听力也会随之减退。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措施。
注意用药安全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 长期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发生缺血、水肿和听力障碍。
最好不要挖耳朵 用耳勺等经常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耳膜。耳朵难受时,可以用棉签蘸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
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听力会逐渐衰退,慢慢地出现听力障碍。研究发现,预防老年性耳聋的发生,要少食肥肉等高脂食物。可选择易消化的新鲜蔬果、瘦肉、奶豆制品,并且要戒烟限酒。多吃海鱼、贝类等富含辛的食物对预防老年性耳聋有好处。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有听力障碍的成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护耳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但一定要坚持。
专家提醒,鼻炎可继发分泌性中耳炎,影响耳部健康,甚至导致听力下降。因此,有鼻炎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阳性 日常饮食两注意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