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表实证出现尺脉迟、尺脉微和胃中虚冷还能用发汗法吗?
伤寒尺脉迟。《伤寒论》指出:“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从这里可以看出,脉浮而紧为施用汗法的重要指征。如果伤寒表实,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按其脉仅寸关浮紧,尺部脉不紧而迟弱,这说明患者荣气本虚,阴渡不足,那就不能使用汗法。因血汗同源,血出少阴之经,若强发少阴之汗,则不仅荣血更虚,下焦元气亦会因此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亡阳亡阴之变。治疗可考虑用温养血脉兼解袭邪的方法,以薪加汤为主方,亦可以用小建中汤甘温扶阳,兼以养阴。总之,祛邪之时必须顾正。
伤寒尺脉微。尺中脉微,为里气虚衰,肾阳不足的反映,虽有伤寒表实证,亦不可随便用发汗之法。因发汗则使虚象更虚,往往招来汗多亡阳之患。《伤寒论》云:“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治疗可以考虑用桂枝加附子汤扶阳解表。尺脉候肾。肾属少阴,与太阳相表里,为太阳之根,故古人早有“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之说。尺脉迟、尺脉微,都说明步明里虚。根据《伤寒论》“少阴不可发汗”的原则,在酌情使用汗法之前或汗法之中,必须考虑到少甜这个根本问题,千万不可用麻桂发汗。伤寒胃中虚冷。平素中虚里寒,胃阳不振的人,纵然是感受外邪得了太阳伤寒,也不可妄用汗法。因发汗可使阳气随汗外越,里寒加剧,不但可以引起胃中虚冷,脾阳不运的呕吐证,亦可使肠道索有蛔虫寄生的人,因中阳虚衰,蛔虫不安于中而向上帘动,造成吐蛔。治疗可本着先温里,后解表的原则。温里宜小建中汤或理中汤,解表宜麻黄汤。若误汗吐蛔,可用理中汤送服乌梅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伤寒表实证 尺脉迟尺脉微 胃中虚冷 发汗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伤寒衄后病解的机理及处理 下一篇:亡血家、疮家、衄家得了太阳伤寒的治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