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闻语声、察呼吸来判断病位?
一、闻语声
闻语声,是听病人说话的声音。通过闻语声来判断病位。
1、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寂然,是安静没有声音。病人平常比较安静,但活动肢体时,往往突然惊叫起来,这是骨节之间有病,多是由于寒湿凝滞关节之故。因为寒湿侵入关节,阳气不通,气血运行障碍,就发生关节疼痛,严重时屈伸不便;病人喜欢安静,不愿活动,偶然翻身或伸展四肢,关节疼痛就突然加重,因而惊叫。
2、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闯病,喑喑然,是声音低微。不彻,是不清楚。病人说话声音低微而又不清楚的,这是胸膈之间确病。主要是肺和气道有痰浊停留。因为痰浊停留在肺和气道之间,呼吸的道路就不通畅,所以病人发音低,又听不清。
3、语声瞰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啾啾然,是声音小而拉长。病人说话声音细小而拉长,但昕起来清楚,这是头痛病。因为患头痛的病人,用大声说话震动自己的头脑,会使头痛加重。所以病人总是用小声说话,声音细小,声调也缓慢,但胸膈间没有病,因而声音虽小,却听得清楚。
二、察呼吸
察呼吸,是观察病人呼吸时的状态。通过观察病人呼吸时的不同表现来判断病位。
1、呼吸时抬肩,病人呼吸困难,呼吸时双肩向上抬的,不是肺病,就是肾病。肺病,是指痰热阻肺,肺气不能下降,病人除呼吸抬肩以外,伴有鼻翼煽动,胸部胀闷,咳吐黄粘痰等症。肾病,是指肾虚不能助肺纳气,病人呼吸时双肩上抬,呼出气长,吸入气短,一活动就喘得厉害,伴有手足发凉,面色苍白等等。
2、呼吸时咳嗽:病人呼吸时伴随着咳嗽,虽然用力忍往呼吸,但还是不住地咳嗽。这是外邪犯肺,滋生痰涎,阻碍气道,影响肺气的出入所致。此种病情多见于感冒咳嗽的患者。
3、呼吸时张口短气,病人张口呼吸,还是感到气不够用,这种症象多见于肺痿病。肺痿是肺叶因失滋养而枯萎,不能进行正常呼吸之放。因此,病人经常张开口呼吸,以求多吸点气,但仍然感到气短。
判断病变位置,除观察病人呼吸状态外,也可以专门观察病人的吸气情况。一种是“吸促”,即吸气浅短。这是病在上焦,肺气大虚。因为肺主呼吸,肺气大虚,不能主持呼吸活动,因而吸气浅短。另一种是“吸远”,即吸气深长而田难。这是病在下焦,元气已经衰退。肾不纳气,肾是气的根本。肾气衰退,根本动摇,病人呼气长,吸气短,气不够用,所以经常困难地深吸气。
此外,有的病人呼吸时全身不停地摇晃、震颤,支持不住自己的身体,这是肾虚到了极点,元气和形体就要脱离。这种病情见于危重的病员,要特别注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闻语声察呼吸判断病位 闻语声 察呼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怎样掌握先后缓急和审因论治的原则? 下一篇:病邪侵犯人体,所伤害的部位及规律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