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引经与宏观靶向治疗技术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表示本草的作用部位。归即归属,经即脏腑经络,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不同部位的选择作用。换言之,有效成分进入体内后,并非对所有脏腑或经络都发生同等强度的作用,大多数本草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脏腑经络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则作用很小或无明显影响。
归经理论的起源追溯到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著名中医古籍《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已提出了不同的药物,由于性味不同,对机体不同部位有选择性,即某种药味主要入某一脏腑。其曰:“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引经药,是指某一药物在治疗上对某脏腑、经络的病证起着显要作用,同时可引导其他药物对某脏腑、经络的病证起主导治疗作用。
《医学读书记》云:“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引经药在方剂中起向导作用,可引导整个方剂的药力到达某一病变部位或某脏腑、经络。正如古人所云:“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
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理论结合的发展,通过配伍引经药,有些药物可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或部位,甚至可直接影响和引导正气以及病邪。综上所述归经、引经就是宏观靶向给药的中医模式。
引经药具有引药物归经、引药至病所、引正气归宅、引病邪外达等多方面作用。
引药物归经:指一些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如治疗肝癌的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方中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泻实火,又可疏畅肝胆;左金汤化裁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胃,吴茱萸为肝经引经药,其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脑瘤头痛部位不同涉经各异,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也。
引药至病所: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它药直达病所。《本草逢原》云:“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我院治疗肺癌胸部积液的复方三物白散用桔梗引巴豆上升以祛胸中寒实,若去掉桔梗则仅能涤除腹水而不能荡涤胸水。
临床常见的肿瘤部位引经药如桂枝为上肢病的引经药,可引诸药直达肩、臂、手指;羌活为上半身疾病的引经药,可引诸药达上半身(及头项);独活、牛膝为下半身病的引经药,可引诸药达腰膝、下肢;桑枝为四肢病的引经药,可引诸药走四肢等等。
引正气归宅:调理化疗副作用的补中益气汤加减中用柴胡、升麻引清阳之气上升,从而使该方具明显的益气升提之功以治中气下陷之证,若去掉柴胡、升麻则只有补益气血之功而不能升提,且药力不持久;头部放疗使用的复方镇肝息风汤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以防“血之余气并赶于上”之“大厥”,该方若去掉牛膝则对放疗后眩晕一症的改善大为逊色。
引病邪外达:借助药物的作用趋向引邪外达。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的玉女煎加减中牛膝引邪热下行以降上炎之火;化疗后的多发性神经炎治疗用的四妙汤,清热利湿,方中牛膝也起引热下行之功;治疗肺癌痰多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的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抗肿瘤本草复方靶向活性成分筛选技术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