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智力低下预防经验
智力低下的三级预防概念是将治疗、预防和干预密切的结合起来,交互应用。这是一个广泛的任务,包括生物医学技术以及社会心理康复的应用。
在谈到三级预防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损伤、功能障碍、残疾等不同名词的概念(1981)。疾病(disease)是病理过程;损伤(impairment)是疾病造成的心理、生理、解剖方面的异常或损伤;功能障碍(disability)或功能缺陷,是损伤引起的功能限,制不能完成正常活动;残疾(handicap)是一个综合概念,指失去满意的社会参与,丧失完成社会职责的能力,是功能障碍的后果再加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所决定的,是社会对残疾个体的态度以及家庭的反应等综合影响的结果。
以智力低下为例,苯丙酮尿症是“疾病”,其病理过程造成脑组织的髓鞘生成障碍和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以及临床的认知功能障碍,,即"损又由于智力低下而不能满意地获得知识,即为"功能障碍",此处即为智力障碍。而“残疾”的大小要决定于是否有特殊教育和训练的机会,是否被家庭和社会所接纳,是否不被歧视或排斥而可以参与家庭和社会的正常生活。如果病儿能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医疗护理条件,发挥潜能,就可以使他们的残疾减少到最低限度。
发生残疾,包括智力低下,重要的任务是预防,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盎司的预防胜似一磅的治疗”。预防必需针对病因,所以智力低下的诊断一定要包括病因诊断。初预防是预防"疾病",消除病因,减少群体患病率。以苯丙酮尿症为例,初级预防除了一般的卫生措施以外,应提供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结婚等宣传。二级预防是在已经患有疾病以后,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减少疾病造成的“损伤”,改进预后。对于苯丙酮尿症来说,就是作出症状前诊断,做好产前诊断,至少是新生儿代谢病筛查以作出诊断,及时采用饮食疗法,以预防脑损伤和智力低下。三级预防是在已经发生疾病,已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以减少“功能障碍”和预防永久性“残疾”。这需要早期干预,给病儿以适当的刺激以发展认知功能,不要将病儿与家庭和社会隔离开来,给予特殊教育、言语训练和技能训练等。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50%以上的功能障碍可以得到预防。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认知发育在16~20岁时达到高峰。以此为基线,轻型智力低下小儿(例如IQ为60),经过上述的家庭和社会的服务,到成年时可以识字(达到小学4年级阅读水平),可以算术,可以自给自足。多数轻型智力低下在成年时过着独立生活,有职业,结婚生子。但他们有不足之处,即仍有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他们虽能够独立生活,但思维过于具体,死板,可以处理熟悉的环境,但不善于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从而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如果是一个严重型智力低下的小儿(例如IQ为40),家庭和社会的支援以后,到成年时,活动能力相当于小学一年级水平,可以独立自理日常生活,可学会为生存所需要的词汇。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够过着集体生活,能在被资助的情况下就业。对于极重型智力低下,由于这些病儿常伴其他缺陷,如脑瘫、癫痫、聋、盲等,所以适应能力更加受到限制,需要在一个妥善保护的环境下生活,或在一个特殊机构内接受医学护理和行为治疗。
智力低下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智力低下 小儿智力低下预防经验 免费索取智力低下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