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风疹
风疹在幼儿园、学校是主要发病场所 ,大流行时发病率可增加 4倍孕早期感染后 ,容易引起婴儿先天性疾病和畸形发病前 57天和发病后35天都有传染性 ,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 ,儿童密集的托儿园所和小学校是风疹的主要发病场所。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 ,很可能造成流产、早产 ,或婴儿的多种先天性缺陷 ,最常见的有白内障、青光眼、神经性耳聋、先天性心脏病、脑膜炎、脑炎、心肌坏死、高血压、间质性肺炎、巨细胞性肝炎、肾炎、尿道下裂、智力发育不全及发育迟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人估计 ,新生儿先天畸形中 5以上是由于孕期感染风疹引起。因此 ,对于学龄、学龄前儿童及育龄期妇女来说 ,在春季要提防风疹。
1、风疹及其传播途径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表现就是发热、出皮疹。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而没有发病者和先天性风疹患者 ,就是本病的传染源。人感染风疹后能获得永久性保护 ,很少得第二次。由于风疹的流行具有周期性特点 ,易感人群不断积累 ,因此 ,每隔 610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流行。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 ,日常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染。病毒存在于患者或健康带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 ,患者通过咳嗽、说话、打喷嚏等方式将带有病毒的飞沫排入空气中 ,当抵抗力低下的人吸入了带有病毒的空气后 ,就可能被感染。另外 ,风疹患者粪便及尿液中排出的病毒可污染食具、衣物、用品等 ,可引起接触传染。孕妇感染风疹后 ,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产妇感染风疹病毒后 ,可通过母乳传给新生儿。
2、风疹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
从感染风疹病毒到发病一般为 1421天 ,平均 18天。这段时间称为风疹的潜伏期。
在发病前 12天内可有低热、头疼、厌食、倦怠、咽痛、咳嗽、喷嚏、流涕和结合膜炎等上呼吸道症状。上述症状儿童多不明显。通常在发热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 ,一天内 ,皮疹从面部开始 ,按躯干、四肢的顺序迅速遍及全身 ,但手掌、足底大多没有皮疹。皮疹起初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 不高出皮肤 、斑丘疹或丘疹 高出皮肤 ,直径 23毫米。躯干尤其是背部皮疹分布均匀密集 ,其他部位稀疏。个别病人皮疹呈出血性 ,同时伴有全身出血倾向 ,这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皮疹一般持续 3天 14天 后消退 ,一般 45天退完 ,且不留痕迹。在出疹前或同时还可见到耳后、颈后或枕后淋巴结肿大。退疹后全身症状消退 ,但是肿大的淋巴结需要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风疹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