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手术的护理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又称顽固性青光眼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行常规滤过手术,成功率只有11%~52%,晚期患者成功率更低,部分以眼球摘除而告终。近来各种新术式层出不穷,治愈率不尽相同。自Fernandez等提出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显微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来,我院秦梅等在此基础上作了改进并报告了全视网膜冷凝术联合显微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可使90.63%眼压恢复正常,为探讨护理在该术前术后的关键作用,推测加强护理的特定时期,总结护理经验,特作如下实验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21例(22只眼),男12例,女9例,其中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例(10只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8例;继发于coat''s病、Eale''s病各1例;继发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例。其中3例曾作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例植入人工晶体。术前眼压:3.73~10.90kPa(1Ka=7.5mmhg),平均6.18±2.22kPa,视力光感以上13只眼,9只眼无光感。术前后虹膜新生血管参考Tanber提出的方法计录。
1.2 手术方法
通过房角检查,选择虹膜新生血管较少象限作为手术入路,先作双层巩膜瓣,后全视网膜冷凝、显微小梁切除、巩膜条反折入前房引流同期进行;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浸泡巩膜瓣。
1.3 术后处理
术眼滴用3%洁霉素、0.05%地塞米松眼液4次/日,全身应用止血剂,口服醋氮酰胺一周。
1.4 观察指标
术后1天、1周及末次随访的眼压和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新生血管变化情况。
2 结 果
2.1 眼压变化
术前平均6.18kPa术后第1天出现反应性眼压增高,平均5.58±2.33kPa;术后1周眼压降为4.58±2.26kPa,与术前眼压值相比,经Dunnett-t检验,术后1周眼压值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的置信区间CI(μ3-μ1)=0.44~2.76;术后1天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μ2-μ1)=-0.56~1.76。
末次随访时眼压评定标准(随访时间11.28±3.43月):①满意:0.8kPa<眼<2.8kPa,且不用抗青光眼药。②较好:0.8kPa<眼压<2.8kPa,用抗青光眼药。③不满意:眼压>2.8kPa,用抗青光眼药;或眼压<0.8kPa。末次随访81.8%(18/22)眼压满意;联合抗青光眼药的应用,90.9%(20/22)眼压较好。
2.2 虹膜新生血管变化
术后1周40.9%(9/22)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末次随访86.4%(19/22)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P <0.01)。
2.3 术后并发症
均发生于术后1周,1周后缓解。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术中术后各1例);术后早期术眼胀痛伴角膜上皮脱落3例(2例出现角膜大泡,加用降眼压药后缓解);术后浅前房3例(前房注气后缓解);1例末次随访时眼球萎缩。
2.4 视力
除1例管状视野者视力丧失外,12例术前光感以上视力者末次随访时均能保持原有视力。
3 讨 论
目前一般认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主要由于局部缺氧的视网膜,尚未达到无氧状态而萎缩死亡时,生成一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刺激了眼前段虹膜睫状体新生血管的形成,随着血管的收缩,纤维化、房角广泛变性、粘连,导致了该病的发生。因此,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必须既终止其病理发展,又使房水引流通畅。
由于眼部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动力学过程,最初需要有刺激而产生,此后仍需继续刺激才能维持,否则就会退化,因此,终止这种刺激是治疗的重要环节。鉴于冷凝与光凝一样,都可破坏耗氧量高的视细胞,终止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形成,临床上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视网膜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手术 护理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青光眼术后护理 下一篇:青光眼疾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有什么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