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急病,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很大痛苦。这类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病情影响很大,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好转非常重要。现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的心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青光眼患者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45-75岁,平均60.6岁;单眼发病32例,双眼发病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36小时,平均7.8小时。36例患者均眼痛难忍。25例伴有同侧偏头痛及恶心、呕吐。入院时视力感至0.3之间,36例均有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房角狭窄或关闭,瞳孔散大,眼压6.6
1kpa-10.6 1kpa。
2 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紧张和恐惧。这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由于发病突然,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患者害怕失明,对疼痛难于忍受,从而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2.2 忧虑和担心。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患者对能否恢复视力十分担心,对以后的生活忧虑重重,心理负担重。
2.3 急躁和冲动。有些患者性格急躁,情绪容易激动,常与人争吵,大发脾气后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发病后更加急躁,情绪难于控制。
2.4 孤独和寂寞。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特别是那些与家人不和或亲人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患者,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2.5 悲观和抑郁。一些已经失明的患者,以及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往往会对治疗丧失信心,产生悲观抑郁的心理。
3 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临床上发现患者如过度兴奋与悲伤,情绪激动,大发脾气,紧张,思想顾虎等不佳心理因素,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失调,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睫状体水肿,向前移位而堵塞房角;还可使房水生成过多,后房压力升高,周边虹膜向前膨隆而促使房角关闭,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眼压急剧开高而加重病情。
4 心理护理措施
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由于急性闭角膜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点,对护士的要求和期望很高。因此,护士要做到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多接近患者,尊重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善于解答患者的提问,并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德,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及亲切感。
4.2
认真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要根据患者的社会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不一,对青光眼认识程度不等,以及社会经历、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差异等因素,从具体情况出发,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说服、解释,做好思想工作,想方设法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及忧虑心理。
4.3
协助、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要让患者了解到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极其有害,使患者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始终处在心情舒畅、生活无忧无虑、心胸开阔以及性格开朗的最佳状态。
4.4
关心、体贴患者。要理解患者的痛苦,视患者为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要通过病区恢复较好的患者情况增强其治病信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医、护、患及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
4.5
善于引导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对双眼失明,处于悲观、消极对抗甚至拒绝治疗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和特点,讲述一些盲人的杰出事迹以及顽强战胜病魔的事例,加强疏导,使其树立乐观主风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
5 结语
我们通过大量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克服了不良心理因素,保护良好的心态,从而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 免费索取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资料
上一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先兆 下一篇:急性青光眼发作 24小时内可失明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