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chemicalburns)的损害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剂量、浓度、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当时急救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物质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主要是细胞脱水和蛋白质变性,有的产热而加重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发生中毒。
疾病描述
可导致烧伤的化学物质不下数千种。化学烧伤的特点是某些化学物质在接触人体后,除立即损伤外,还可继续侵入或被吸收,导致进行性局部损害或全身性中毒。损害程度除与化学物质的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处理时应了解致伤物质的性质,方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有酸、碱烧伤及磷烧伤。
症状体征
酸烧伤 较常见的酸烧伤为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其共同特点是使组织蛋白凝固而坏死,能使组织脱水;不形成水泡,皮革样成痴,一般不向深部侵蚀.但脱痂时间延缓。碱烧伤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也可使组织脱水;但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能皂化脂肪组织,皂化时可产热,继续损伤组织,碱离子能向深处穿进。疼痛较剧,创面可扩大、加深,愈合慢。磷烧伤是有特点的化学烧伤。磷与空气接触即自燃,在暗环境中可看到蓝绿色火焰。磷氧化后产生P203和P205有脱水夺氧作用。磷是细胞浆毒物,吸收后能引起肝、肾、心、肺等脏器损害。
临床表现
化学烧伤常常伴有化学品中毒:中、小面积的化学烧伤能引起病人死亡,主要因中毒所致,如黄磷烧伤。由于各种化学毒剂不同,在体内的吸收、贮存、排泄也不一样,但多数经肝解毒、由肾排出,因此临床上多见肝、肾损害。
化学品蒸气或烟雾可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呼吸道烧伤:不少挥发性化学药物由呼吸道排出,所以化学烧伤合并呼吸道烧伤或呼吸系统并发症(肺水肿、支气管肺炎等),并不少见。
疾病病因
化学烧伤常由强碱和强酸类及磷等引起。伤部剧烈灼痛,轻者发红或起水疱,重者皮肤变色、溃烂或形成焦痂。伤面不易愈合。
强碱类引起的烧伤,急救时应先用清水冲洗,再用弱酸溶液中和,如2%的枸橼酸、稀醋酸、醋等。面部最好用不刺激眼睛的5%的氯化铵溶液冲洗,而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强酸类引起的烧伤,可因酸的种类不同,伤面出现各种不同颜色。如硫酸烧伤面为棕褐色或青铜色;硝酸烧伤为焦黄色;盐酸烧伤为黄褐色;三氯醋酸烧伤初呈白色,后转为青铜色。其紧急处理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对硝酸的烧伤最好用硼酸漂白粉溶液中和。石炭酸烧伤用酒精中和。
磷烧伤的处理,应立即将伤处浸入水中,使磷与空气隔离,并尽量清除磷颗粒,然后用1%的硫酸酮溶液浸泡,使之形成磷化铜而予清除。创面忌用油质敷料,以免磷溶解后造成吸收中毒。
病理生理
酸烧伤 较常见的酸烧伤为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其共同特点是使组织蛋白凝固而坏死,能使组织脱水;不形成水泡,皮革样成痴,一般不向深部侵蚀.但脱痂时间延缓。碱烧伤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也可使组织脱水;但与组织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能皂化脂肪组织,皂化时可产热,继续损伤组织,碱离子能向深处穿进。疼痛较剧,创面可扩大、加深,愈合慢。磷烧伤是有特点的化学烧伤。磷与空气接触即自燃,在暗环境中可看到蓝绿色火焰。磷氧化后产生P203和P205有脱水夺氧作用。磷是细胞浆毒物,吸收后能引起肝、肾、心、肺等脏器损害。
治疗方案
全身中毒在某些化学烧伤中很突出,若有特效解毒药物,应及时施用;一般情况下则给予全身支持,以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加速毒物
化学烧伤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 免费索取化学烧伤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化学烧伤概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