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
[概述]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常见于色素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晚期青光眼、眼内肿瘤、眼压过低等。
[症状体症]
1.有原发病的改变,多为单眼,也有双眼者;
2.由眼球后部疾病所致者,晶状体后极部囊膜与后囊膜与后囊下皮质出现颗粒状灰黄色混浊,并有较多空泡形成,可较长时间局限于轴心部,以后逐渐向晶状体核心部和周边部扩展,形成放射状菊花样混浊,继之向前皮质蔓延,逐渐使晶状体全混浊。以后水分吸收、囊膜变厚,晶状体皱缩,有钙化等改变;
3.由虹膜睫状体炎所致者,多由前皮质开始;由青光眼引起者,多由前皮质及核部开始,由高度近视所致者,多为核性白内障。
[诊断依据]
1.原发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2.视力下降;
3.晶状体后囊锅底状混浊,后囊下皮质菊花状混浊及较多的空泡变性,晶体全混浊;
4.超声波检查排除晶状体后组织异常。
[治疗原则]
1.治疗原发病;
2.光感定位准确,红绿色觉正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必须在眼部炎症消退至少3个月以后,手术前后应继续控制原发病,术后局部与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剂量较一般白内障术后大而且时间较长。
[疗效评价]
视力增进程度,依发病原因及眼底损害情况而异
1.治愈:术中无或有少量玻璃体外溢,不影响视力矫正或矫正视力>=0.3;若术后发现伴有影响视力的眼底病,矫正视力〈0.3亦包括在内。
2.好转:有手术并发症,视力部分恢复,矫正视力0.3以下。 3.未愈:有严重手术并发症,视力未恢复或失明。
[专家提示]
本病首先需治疗或控制原发病,在此基础上使用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在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时,可手术摘除;有报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取得较好效果,且术后未引起原病复发。在有活动性炎症或视力虽有光感而光定位不准确均不宜手术。
[特色中医疗法]我康复中心长期从事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深入的研究各种组方、验方,充分发挥祖国中医学医疗优势,以五轮八纲学说为中心,创立了“五轮康复明”系列化方剂。该方从肝肾脾三脏论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健运脾胃、通络复明、清退翳瘴为基本治疗原则,辨病辨证论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内障及视力下降、目视不明、目生翳障等症均有确切疗效。多年临床观察证实,一般病人用药一疗程即有明显效果。多数病人连续用药三个疗程即可恢复视力,达到临床治愈。 [详细介绍...]
[特色中医疗效]本专家组采用纯中药“五轮康复明”系列化方剂治疗白内障1978例,老年性白内障590例,并发性白内障500例,其他白内障888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7.8%。
并发性白内障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并发性白内障 免费索取并发性白内障资料
上一篇: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并发性白内障简要介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