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分娩后,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缩复作用,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一般在产后5~6周时可恢复到怀孕以前状态。这个过程叫子宫复旧。当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会发生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也称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是指产后6周子宫仍未能恢复到非孕状态。其原因复杂,如由于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或盆腔感染;子宫过度后倾,后屈,影响恶露排出;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过大胎盘;也有因伴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使子宫复旧功能受到障碍。计划生育人流,引产后恶露不绝也属此病。本病属中医学的“恶露不绝”、“恶露不下”、“产后腹痛”范畴。
[临床表现]
1.恶露异常
血性恶露时间延长,超过7~l0天或更长时间,量明显增多。整个恶露时间超过一个月未净,人流则超过半月未净。感染时恶露浑浊,或有臭味,脓性分泌物。
2.腰腹重坠或疼痛,也有的病人恶露量少而腹痛剧烈。
3.妇科检查
子宫较同期产褥期子宫大而软,多呈后倾位,常有轻度压痛,宫颈软,可未关闭。
[鉴别诊断]
B超:子宫三径值大于同期产褥期子宫,宫腔内可见强光团、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轻者症状不明显,若出血过多,需与产后出血相鉴别。
1.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进内,阴道出血量达400毫升或以上时,称为早期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以后发生者,则称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量可多可少,常由胎盘残留和胎盘附着部复旧不全所致。
2.人流后出血不止,警惕葡萄胎或绒毛膜癌的可能,需查血HcG,或诊刮。
[治疗]
1.辫证施治
(一)中医治疗
(1)脾肾气虚:产后恶露不止,量多或少,色淡,腰脊酸楚,小腹空坠,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苔白,舌淡,脉细弱。
治宜健脾益气,固肾摄血。
方药:益气复宫汤(经验方)。
潞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炒淮山、炒杜仲、桑寄生、鹿角胶、金樱子、金狗脊。
方义:参、芪、术健脾益气以统血;杜仲、寄生、狗脊补肾壮腰以摄血;鹿角胶、金樱子温肾暖宫以宁血。脾健肾充,胞宫得养以冀复归。
(2)阴虚血热:产后恶露不止,量多,色红,质粘稠,口渴便结,虚烦少寐,苔少,舌红,脉虚细而数。
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二至丸(《医方集解》)合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女贞子、旱连草、细生地、麦门冬、地骨皮、阿胶(烊冲)、炒地榆、大白芍、鹿含草。
方义:女贞子、旱莲草、鹿含草养阴清热,固冲止血;生地、丹皮滋阴清热;麦门冬、阿胶滋阴养血摄冲;白芍敛阴;地榆凉血止血。全方滋阴则火降,清热则血宁,胞宫得安。
(3)热毒蕴结:恶露量多,或少,色紫暗,或呈混浊如败酱,臭秽,小腹压痛,刺痛,或伴发热,苔黄腻或腐腻,舌红绛,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失笑散(《和剂局方》)加味。
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生蒲黄、炒五灵脂、柴胡。
方义: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失笑散祛瘀止血止痛;柴胡解郁散火,合之使热毒瘀血得以消散。
(4)瘀血阻滞:产后恶露淋漓不净,色紫黯,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苔薄,舌紫暗,边有瘀斑,脉弦涩。
治宜祛瘀止血。
方药: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
全当归、川芎、炮姜、刘寄奴、益母草、生山楂、炒枳壳、炒蒲黄、炒五灵脂。
方义:当归、川芎、刘寄奴、益母草、生山楂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散寒;枳壳理气以行滞;炒蒲黄、五灵脂增强化瘀止痛止血之力。全方祛瘀而不伤正,瘀去则血归经,胞宫自复。
2.简易方
益母草水煎,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免费索取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概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