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妊娠的中医病理
中医学在历代医著中对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虽无确切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对病因病机探讨如下:胞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胞宫又通过胞脉与脏腑、气血、经络相互联系。胞脉气血运行通畅,受孕后胚胎方可在胞中发育。如果胞脉气血运行失畅,则会使胚胎不能达到胞宫而发生异位妊娠。引起胞脉失畅的常见原因有先天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或肝郁气滞血瘀,或素有湿热阻滞致湿热瘀结胞脉,导致胞脉不畅或阻滞,以致胎孕宫外而致本病的发生。随着胚胎渐长,胀破脉络,血溢脉外,则有少腹蓄血;若失血量多耗气,可致气虚血瘀或气血虚脱之证。瘀血不散,积久成症,则致瘢块瘀结胞脉或少腹。
(一)未破损
1、气滞血瘀。素性抑郁,或情志不畅,致肝经郁滞,气血瘀阻,胞脉不畅。
2、湿热瘀阻。素有湿热,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不禁房事,感染湿热或湿毒之邪,湿热毒邪阻滞胞脉,影响胞脉气血运行,致胞脉不畅。
3、肾虚血瘀。素禀肾气不足,或早婚,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致冲任气血失调,胞脉不畅;或气虚血滞或运卵无力,孕卵不能及时达到胞宫。
上述三种病因均可致孕卵阻滞,或不能及时运达胞宫而致孕块阻络。孕卵虽未育于胞宫,但因有妊娠,故有月经停闭;因孕卵在宫外,阻滞胞脉,气血运行不畅,则有小腹隐痛;孕卵滞于胞脉,故局部可触及包块;孕卵滞于官外,生长受阻,故而不安或殒,则阴道淋漓出血。
(二)已破损型
1、气虚血瘀(不稳定型)。固胎孕胞脉,损伤胞络,络破血溢,离经之血蓄积少腹,聚而成瘀,或失血耗气,可致气虚血瘀。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早期,腹腔内出血不多时属此型,病情尚不稳定。
2、气血虚脱(休克型)。胎孕胞脉致胎体渐长,胀破脉络,血溢脉外,血不归经而大量出血,失血耗气,气随血脱可致气血虚脱或暴脱。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所致的腹腔大出血,甚至出现休克者属于此型。
3、症块瘫瘀结(包块型)。因脉络破损,血溢少腹,聚而成瘀,瘀血不散,积久成症,而症块瘢结胞脉或少腹。输卵管妊娠破损日久,黏连包裹形成陈旧性官外孕者属于此型。
异位妊娠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异常妊娠 孕产妇疾病 免费索取异位妊娠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