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中暑有哪些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
治疗原则: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首先应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擦浴,快速物理降温。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以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重视纠正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同时采用药物降温,用4℃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静脉滴注。盐酸氯丙嗪25-50mg加于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4-6小时可重复一次。当血压下降时,停用盐酸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紧急时也可使用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静脉滴注,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并注意补充钾、钠盐。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及肾脏情况。用地西泮、硫酸镁等抗惊厥、解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心、脑、肾合并症时,应积极对症处理。心力衰竭用毛花甙丙等。呼吸衰竭用尼可刹米、洛贝林对症治疗。
产褥中暑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的治疗 免费索取产褥中暑资料
上一篇:产褥中暑引起的病因是什么? 下一篇:产褥中暑的应急护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