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冬季如何养生?
(3)起居保健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点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以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除起居作息合理安排外,还必须保持室内温暖恒定。若室温低则易伤元阳,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就很容易外感。
老年人患者生理机能下降,皮肤老化,血管收缩较差,加上代谢水平低,衣着以质轻又暖和为宜。青年患者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对寒冷的刺激,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则不同,其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低,应注意保暖。但婴幼儿代谢旺盛,也不可捂得过厚,以免出汗过多影响健康。
(4)坚持运动
冬天,因为气候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有条件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冬季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不但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抗病能力。
冬季锻炼,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且要避免着凉。户外活动,要适当穿得暖和些,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风沙太大,还要戴上口罩。在运动中间休息时,切记穿上外套。
(5)药物保健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皆已采用冬令进补,作为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
一般认为,冬月三九天是进补的最佳时候,这是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的观点确定的。“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辨证进补。虚人当补,但虚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故进补时一定要分清气血、阴阳、脏腑、寒热,辨证施补,方可取得益寿延年之效,而不致出现偏颇。
要注意不同年龄等情况的补益。人的一生需经历儿童、青年、壮年、老年等不同的发育和生理变化阶段。各个阶段人体内脏腑的气血阴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应该根据这些变化来补益身体。
补勿过偏。此指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补宜适度,适可而止,千万不可过偏。
冬季进补固然重要,但最好能与其他养生法结合起来,如节房事、避风寒、调饮食等,这样有益于药补的吸收利用、相得益彰。
(6)防病保健
冬天重症肌无力患者必须重视寒冷对于本病的影响。当人体受到过度寒冷刺激时,可使热平衡系统机能发生障碍,皮肤中的感热器将冷刺激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垂体,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寒冷对于适应能力差的老年患者和危重患者的作用更明显,寒冷使患者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这对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其他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更为不利。此外,重症肌无力患者体质偏弱,容易出现感冒,或者直接由于寒冷导致疾病加重和反复,需要密切注意,避免感冒和受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重症肌无力患者秋季如何养生? 下一篇:重症肌无力病人的出院护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