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抑郁障碍诊断
老年期抑郁障碍是指首发于老年期,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精神障碍。临床特征以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繁多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精神障碍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病变。一般病程较长,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部分病例预后不良。
在19世纪和本世纪初,精神病学界普遍认为老年期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是原发脑退行性病变的早期临床表现。1921年,Kraepelin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抑郁症的发病有增加的趋势。本世纪40年代的神经解剖研究提示老年期初发的抑郁障碍并无大脑病理变化。Roth(1955)经多年追踪观察证明绝大多数老年情感障碍病人未发展为痴呆。此后,Kay(1959)和Post(1962)以及其他作者相继报道老年期首次发病的抑郁患者不以退行性脑病为结局,也与脑血管疾病无关。自50年代以后,老年期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是一种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观点陆续被精神科医生广泛接受。
近20年来,国外学者发现单相抑郁障碍的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50岁以后为另一发病高峰期。在全部老年情感障碍病人中,老年期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达40% 至50%以上,而双相障碍则十分罕见。随着精神病学科的发展,许多作者以长期临床观察为基础,结合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老年期与青壮年期发病的单相抑郁障碍存在着众多不同之处,认为老年期抑郁障碍可能是情感障碍的一个亚型,并建议命名为晚发性抑郁(Late-onset depression)。但是,也有作者认为老年期和青壮年期发病的抑郁障碍在病因学和临床现象学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目前,国内有关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研究不多,国外报道也不统一,尚存在诸多争论。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男性长期抑郁易患痴呆症 下一篇:不容易察觉的抑郁症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