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精神病
2、癔症:反应性精神病和癔症同属心因性疾病的范畴,而且发病均较急,尤其是当出现意识障碍时,两者的鉴别较为困难。一般说,癔症的意识障碍呈多样化,可表现在不同意识水平和内容上,但以意识范围的缩小较为常见,二者的鉴别点如下:反应性精神病的性格无特殊,精神症状多与精神因素引起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暗示治疗无效,无躯体症状,病程多为一过性,少有复发。而癔症病人的病前性格多为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等,属艺术型性格。女性多见,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些夸张或表现性,情感不稳定,并有尽情向外发泄的倾向,暗示性明显。可有其他癔症性症状,症状多为发作性病程中可有间隙清醒期,常反复发作。以往可有多次类似发作史。
3、精神分裂症:反应性偏执状态,有时表现为丰富的妄想及幻觉时,应与急性发病而又有一定诱因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相鉴别。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病人有思维联想障碍,妄想内容荒谬离奇且有泛化,情感色彩不突出,与行为不协调等特点。病前多为分裂性人格。另外,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缓慢起病的较多,病程迁延,预后较差。而反应性偏执状态病人的精神症状特点多与发病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因而容易被理解,情感反应与思维是协调的。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一般较短,预后较好。
治疗
反应性精神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疗:
(1)精神治疗:因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系由明显而强烈的精神创伤所引起,故精神治疗尤为重要。首先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向病人分析并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再讲明本病的性质,使病人能够掌握发病的规律;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解除顾虑,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给病人以安慰和保证,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环境治疗: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证明,将病人转移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3)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这些治疗虽是对症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保证病人的睡眠,对具有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病人,可选用弱安定剂,调整大脑的机能状态,延长生理睡眠时间,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利眠宁,安太乐或水合氯醛等。
对急性起病表现兴奋,偏执或抑郁状态的病人,可分别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剂,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泰尔登及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剂量一般不宜过大。对有自杀企图的病人,应严加注意并进行几次电休克治疗。对不能主动进食,木僵和抑郁状态的病人,或幻觉、妄想和抑郁等症状显著而持久,身体虚弱者,应给予支持疗法,如鼻饲或静脉输液以维持必要的营养,必要时可配合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预防
反应性精神病通常为一过性,只要让患者远离引起心理刺激的环境及事件与有关的人,病情便会逐渐平缓下来而好转。作为家属亲友须注意的是,不要过多看望而干扰他的休息;无须出于好心而提及事情的经过及看法;不要没完没了的开导;尽量避免与事件有关的人与患者接触,减少或避免对事件的联想。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让患者感悟和休息。若有寻死轻生、害人等危险意念,急送专科医生就诊或住院,至关重要。
反应性精神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反应性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 免费索取反应性精神病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反应性精神病概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