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型脑囊虫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脑囊虫病感染部位以脑实质最常见。脑囊虫病根据症状分为5种类型,以癫痫型居多,占脑囊虫病的50%以上,甚至达80%。癫痫为脑囊虫病的首发或早发症状,有时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症状。
癫痫型脑囊虫病以全身大发作为主,其发作类型具有多样性、易变性,间歇期长短不一,发作后常伴有一过性失语、肢瘫肢麻、精神障碍及幻觉等。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高颅压型及脑膜炎型。
研究表明,脑囊虫主要寄生在大脑皮层,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局灶征。颅脑CT示:多发性小圆形密度减低或增高阴影,亦可伴脑室扩大或缩小。检测结果表明,癫痫型脑囊虫病 HAD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病变导致大脑功能减退,丘脑下部功能失调,累及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皮层神经元及通路,使神经递质合成减低;
(2)本病发病后表现为发作性癫痫,单纯大发作占50%,持续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这使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减退,社会活动减少和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从而使其自信心降低。有的家庭成员对本型患者表示厌倦;
(3)从心理学角度,以上因素直接威胁病人的自尊心和生命,使病人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如固执、刻板、过分有礼、自卑、行动迟缓、情绪不稳、谈话累赘和智力减退,导致其活动受限,对恢复前景悲观失望,迫不得已的依赖性及无能力处境。患者面临职业和地位的丧失,产生抑郁反应。
频繁的癫痫发作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不利于抗囊治疗,所以中药治疗脑囊虫病的机理与直接杀伤猪囊尾蚴、降低颅内压和抗癫痫等作用有关;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是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的理想治疗法则。
相关专家在古方硝石矾石片的基础上,以中医“消痰杀虫、熄风活血”法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并研制了新方“灭囊灵”,方中以矾石消痰杀虫为主药,全蝎熄风镇痉为辅药,以水蛭破血通经利水,以便将顽痰、湿浊、淤血等病邪排出体外。
经过系统地研究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理显示,3个疗程后,“灭囊灵”对癫痫型脑囊虫病的治愈率为72.3%;西药组(阿苯达唑)为50.5%;中西医结合组(“灭囊灵”加阿苯达唑)为87.1%。动物实验表明,“灭囊灵”不仅具有显著的杀灭囊虫作用,还有显著的抗癫痫作用,同时能明显降低脑水肿动物的颅内压。
另外,专家提示,癫痫型脑囊虫病常误诊为“神经衰弱”,与临床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有关,易延误病情或发生意外(如严重时自杀)。因此,在治疗癫痫型脑囊虫病时必须注意其伴随的抑郁状态的诊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癫痫病的治疗效果到底怎么样? 下一篇:中医治疗癫痫病的标准是什么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