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的分类(一)
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ies,PME)是一组症状性癫痫,包括多种疾病,其共同表现是肌阵挛发作及其他全部性发作、进行性病程,轻重不等的认知缺陷,后期可有小脑性共济失调。PME所包括的各种疾病均较少见,其病因各异,有的是神经元能量产生的缺陷,有的是神经元内异常代谢物的沉积,有的是蛋白水解机制,还有的是原因尚未阐明的神经元变性。PME可见于下列病种:Unverricht-l_amdborg病、Lafora病、涎酸沉积病、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肌阵挛癫痫及破碎红纤维综合征、高雪氏病Ⅲ型等。
【Unverricht-Lundborg病】
主要见于波罗地海诸国,尤以芬兰多见。起病6~15岁间,进行性肌阵挛发作,无节律,不对称,也可有全身性惊厥。肌阵挛有刺激敏感性,主动运动可诱发。智力低下较轻。可有共济失调。症状可有起伏。以前多在起病5~10年内死亡,现在可以存活20年以上。
EEG异常可比临床症状出现更早,为阵发性弥漫性棘慢波,或多棘慢复合波,呈光敏现象。病程晚期可见背景波变慢。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缺陷在染色体21q22.3。此基因编码一个蛋白,成为cystatin B,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与癫痫发生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据认为可能与神经元变性有关,而癫痫是继发的。
【Lafora病】
多见于南欧。起病在ll~18岁间。有严重的肌阵挛发作和全身性惊厥发作。肌阵挛常由于光刺激或本体感觉的冲动所诱发。EEG呈弥漫放电,或限局性、多灶性放电。病情严重,进展较快,以后全身性惊厥减少而肌阵挛发作加重,智力衰退。
该病的病理特点是脑、肌肉、皮肤、肝内含有Lafora小体,为葡聚糖的沉积物。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缺陷在染色体6q24,此基因编码的蛋白为Laforin,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其功能涉及神经元的糖原代谢,调节离子通道及突触传导,但尚未阐明其如何引起癫痫。
【涎酸沉积病】
涎酸沉积病(sialidosis)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在染色体6p21.3,编码仅一神经氨酸苷酶(涎酸苷酶)。此酶可分解涎酸。基因突变则涎酸沉积于神经元内,引起肌阵挛癫痫。本病工型起病在10岁以后,眼底有樱桃红斑,故又名“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有视力障碍,眼震,共济失调,智力正常。
肌阵挛发作可由感觉刺激和主动运动引发,可有口周不停的肌阵挛,病程为进行性。EEG背景波正常,全身性肌阵挛发作时有弥漫性棘慢波,或有低波幅快波及顶部正相棘波。Ⅱ型涎酸沉积病比工型严重,起病较早,有肝脾肿大及其他畸形,病程恶化很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的分类(二) 下一篇:“笑性癫痫”——乐不傻你没够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