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癫痫可潜伏发作
【诊断】外伤性癫痫的主要诊断依据为:①头部外伤史;②外伤以前无癫痫史(不包括手术后癫痫);③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情况;脑电图在预测小儿外伤性癫痫方面作用不明显;④特异性遗传因素是否起作用,目前尚不明确。但在家族性癫痫血清中可观察到亲血色蛋白(haptoylolin)浓度下降。这种蛋白合成受损现象可用于测定外伤性癫痫的易感性。有些症状可作为诊断时参考:应注意外伤后是否有意识丧失,伤后意识丧失持续1小时以上者,外伤后癫痫发生率为5%~10%;不伴意识丧失者约为2%。小儿脑撕裂伤后癫痫发生率高达30%。硬脑膜穿通伤、外伤后遗忘症持续24小时以上者,外伤后癫痫发生率亦较高。
外伤后癫痫应与因癫痫发作导致的跌伤鉴别,后者很少引起严重的颅脑损伤。应详
细询问发作表现,以判断外伤和癫痫的因果关系。
【治疗】外伤后癫痫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发作,保护脑功能。伤后应注意支持疗法,如吸氧、止血、镇静、保暖、治疗脑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等。抗癫痫药物的选择与癫痫的常规治疗相同,主要根据发作类型选药,并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注意规律用药。如果正确服用抗癫痫药物4年(有人认为2年)仍无效,则考虑手术切除脑或脑膜瘢痕、囊肿、胶质细胞增生等病灶。
手术指征为:①合理应用抗癫痫药后仍有频繁发作(每周发作1次以上)或较前加重者;②经临床、EEG、影像学、心理学检查证实有明显的致痫灶;③手术切除病灶后不影响脑功能;④如癫痫灶位于功能区皮层,可做痫灶区域软膜下横切术治疗。手术后仍需规律服用抗癫痫药1~2年或更长时间。
【预后】小儿比成人预后好。小儿颅脑外伤如不伴有颅内血肿,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则预后一般是良好的。据认为,在发生外伤性癫痫的3年后,20%~50%的患儿发作逐渐减少,最终停止;在癫痫后的5~10年内,50%病人可终止发作;其余半数病人中的2/3可用抗癫痫药物满意控制。少数颅脑损伤严重的病例,可有脑积水、脑萎缩、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有手术适应证的病例中3/4可通过手术治疗使发作减少或停止。
【预防】颅脑损伤以后预防性服用抗癫痫药物是否可以防止晚发性癫痫的发生尚无定论。对以下高危患者可考虑给予预防性用药:颅脑火器贯通伤、开放性脑损伤、颅内血肿、颅骨凹陷性骨折、严重闭合性脑损伤者、脑脓肿术后、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脑膜切除术后、脑动脉瘤尤其是大脑中动脉瘤开颅直接手术后者、颅脑手术前已有癫痫发作或癫痫家族史的病人。预防用药可选用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钠,用药剂量同常规抗痫治疗量,维持时间在6个月至2年为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产前脑损伤和癫痫有什么关系 下一篇:引起宝宝癫痫的原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