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外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常见于青年女性,最常见者为20~30岁。其肾外表现为:
(1)一般症状:大部分病人表现全身乏力,体重下降,90%的病人有发热,热型不定,40%可超过39℃。
(2)皮肤粘膜:50%病人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病变局限于两面颊和鼻梁处,呈轻度的水肿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重度渗出性炎症时可有水泡和痂皮,红斑消退后一般不留疤痕和色素沉着。脱发见于50%的病人,是红斑狼疮活动的敏感指标之一。网状青斑常见,是血管炎的典型特征。多有神经系统症状。此外,还可见荨麻疹、盘状红斑、甲周红斑、紫癜、裂片状出血、口腔及鼻粘膜溃疡等。
(3)关节肌肉:90%的病人有关节疼痛,常见于四肢小关节,约有10%的病人可有轻度关节畸形,但一般无骨侵蚀征象。长期、大量、不规则使用激素,可导致一些病人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3的病人有肌痛,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肌无力症状或肌肉萎缩。
(4)心血管:活动性红斑狼疮病人发生心包炎者可达2/3的病例,一般为短暂、轻度的临床表现。10%的病人可有心肌炎的表现。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亦可累及,一般于心尖区和心底部闻及收缩期杂音,后者也可能与贫血、心动过速或发热有关,舒张期杂音罕见。此外,还可出现雷诺氏现象(约25%),肺动脉高压和复发性血栓性静脉炎,后者可以是红斑狼疮的首发症状。
(5)肺和胸膜:40%~46%的病人可发生胸膜炎,它是红斑狼疮即将累及肾脏的可信指标。急性狼疮性肺炎并不多见,表现为呼吸困难,可无胸痛和咳嗽,严重者可发生大量咯血,一些病人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肺不张,少数可发展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6)血液系统:50%~75%的病人呈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60%的病人白细胞<4.5×109/L;血小板一般为轻度降低,少数<30×109/L(约50%)。
(7)胃肠道: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常见(约50%),可能与腹膜炎及腹腔脏器有关。肝、脾肿大分别见于30%和20%的病人。
(8)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发生率约为50%~60%,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表现为精神异常,如抑郁、精神错乱等。亦可发生癫痫、偏头痛、偏瘫、舞蹈病、外周神经病及视网膜病变等。
(9)其他:月经不规则,经前症状加重,特别是偏头痛。部分病人可发生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结膜炎等。
系统红斑狼疮症状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系统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外表现 免费索取系统红斑狼疮症状资料
上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粘膜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全身症状和关节表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