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诊断与急救
淋病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疾病,在2000年前的医书中就有类似症状的记载,一般讲淋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淋浊"、"毒淋"范畴。但是出现淋病的确切年代还不能肯定,中医学中的淋证,指排尿不畅,点滴而下,甚或茎中作痛。
一、主因
淋病又称淋球菌尿道炎、淋球菌阴道炎、花柳病等。它是由淋病双球菌在感染病灶大量繁殖,并沿泌尿、生殖道蔓延与扩散引起的一种性传染病。
二、判断
1.传染源:主要由淋病患者及带菌者通过性交方式传播。其次为口交、肛交,以及接触病人污染的分泌物、衣物、便盆、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染。新生儿可因患有淋病的产道感染。感染后最短一天,最长20天即可发病。
2.男子淋病:尿道骚痒、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外口红肿,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尿色乳白混浊,有“晨尿糊口”、“尿流分叉”现象。尿失禁,尿口外翻,会阴部坠胀。到中后期有血尿、血性精液,脓尿出现“清早滴”、“封口”、“淋丝”、常并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丸炎、尿道狭窄。
3.女性淋病:常侵犯尿道、宫颈、前庭大腺、子宫内膜、输卵管等。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腹痛、腰痛,宫颈糜烂、充血,子宫内膜炎,月经紊乱,导致不孕或宫外孕。
4.非生殖性淋病:患有淋球菌性输卵管炎、卵巢炎,可引起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治疗不及时者可引起淋球菌性菌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心包炎。反复感染者还要患关节炎、畸形,骨质破坏。肛交者可患直肠炎,口淫者可导致喉炎、扁桃体炎、颈淋巴结肿等。
5.儿童淋病:可引起淋病性眼炎、角膜穿孔,甚者可双盲。幼女随被感染的双亲一起生活也可染上淋病,多出现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炎、直肠炎等。
三、急救
1.安静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多饮水,少吃刺激食物,勤换内衣,勤洗手、外阴,并用煮沸或1:4000的硝酸银溶液消毒。
2.患者要与他人隔离,毛巾、脸盆、肢盆等都要分开,不能共用。
3.治疗采用一次剂量的普鲁卡因青霉素G160万单位,两侧臀肌各注射80万单位,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连霉素、四环素治疗。
四、治愈标准
1.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前列腺按摩分泌物镜检无淋球菌,连续4个月观察。阴性者可停止治疗。否则重新治疗。
五、预防
1.严禁性乱。
2.与带菌者接触过、要及时确诊。
3.认真隔离患者与用品消毒。
4.及时彻底治疗。
5.向有关部位报告疫情,医院应对患者保密。
淋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淋病的中医诊断有哪些? 下一篇:淋病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