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挂图"曼汤"
藏族人民善于绘制挂图,这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这种在藏语中叫“汤卡”的挂图,最初也许与宗教的传播有关,主要用来绘制佛像,供人礼拜;后来,医学界也利用这种形式来绘制医学汤卡,也就是“曼汤”。
从前面的叙述可知,早期的藏医学家如吐蕃时期的占巴希拉哈,后来的南、北两大学派,还有萨迦王朝时的昌狄班旦措吉,都善于绘制藏医图,但早期的这类挂图多数是有关人体的构造,即解剖图,以及药物图等,内容比较局限。
为了发扬藏医的优良传统,使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更通俗易懂,使更多的人掌握藏医经典,在桑吉嘉措的主持下,开始了编绘整套的系列挂图的工作。他主要以北方学派著名医家伦汀都孜吉美的曼汤为基础,根据自己所著的《蓝琉璃》的内容,聘请洛扎诺布嘉措和黑巴格涅两人负责。前者起草图形,绘成草图,后者则进行着色。到1688年,共绘出一套60幅的“曼汤”。但桑吉嘉措觉得还不满足。因此,他又进一步丰富内容,根据《月王药诊》等书中有关尿诊、火灸以及各地所收集的药物标本等内容进行补绘,一直到1704年,终于完成79幅全套曼汤。
“曼汤”是传播藏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几乎包括了藏医学的所有内容,如医学起源、理论、生理、解剖、病因、病理、治疗方法、外科器械、临床各科疾病的病状、诊断、药物以及疾病预后等等。这在我国医学上不仅是个创举,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仅见的。它以形象的教学方法传播医学,对于普及、传播藏医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套教材巳经成为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稀世珍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历史界的重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藏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一篇:《四部医典》的权威途释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