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学的灌肠法
灌肠法在藏医中有悠久的历史。在《四部医典》一书中已经提到有缓灌法(即用轻泻剂灌肠)和峻灌法(即用猛峻泻剂灌肠)两种。
关于灌肠法的适应症有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而不化、月经过多、大小肠及腰肾部寒盛、体力消减、一切隆病。其峻灌法则主要治大便干燥、下部热盛、小便不通、虫病、陈旧性瘟病。
在禁忌症方面:一般缓灌法的禁忌症有水肿症、食欲不振、中毒、过度肥胖、消化不良、寒性培根症;而峻灌法的禁忌症是脱肛、洞泻症、热病初起、胃火衰微、遗精等。
缓灌法所用药方:川木香、荜茇、河边柏树叶、光明盐、诃子,五味共为细末,再加入以下任一种灌肠液:①肥羊肉汤、耗牛乳、融酥油,此方用于治隆病;②用鱼、蛙、蝌蚪等炖的汤,再加黄牛乳及其酥油,此方用于治隆、赤巴同病;③用生活于河滩上干涸动物熬汤,再加上山羊肉及酥油,此方用于治隆、培根同病。
具体操作是将药液连同灌肠液一起,装入灌肠器。此器是用羊的胃或膀胱制成,在其出口处接上一根长八指的导管,管子的一端较细而且光滑,插入肛门时需涂以油脂润滑,插入约三四横指,然后压灌肠器,把药液一并压入患者肠内。让病人忍耐片刻,再去排便。一般最好在日落时刻灌肠,约晚饭时刻即可泻出。
峻灌法所用的药方:有3种方子:①中和方,光梗丝石竹、碱花、酒糟、花斑蟊、屋梁上灰尘,共研细末,用酒坛子中沉济调和;②上方加入狼毒;③河子、山矾叶、麻花艽花、大黄,共研细末,用黄牛乳及黄牛尿调和。
灌肠方法与上法相似,在把管子拔出后,应将胚门用布堵塞,使药在肛管直肠内多停留一会,以加强药力。这种灌肠后,应便出糊状大便,如仍便出稀水,则是灌肠失败,应重新灌肠。
灌完后,可饮用光明盐泡的水,并在一昼夜不进食,则身体下部的病症均可排出体外。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