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的灸法
壮医灸法是通过烧灼或熏烤体表一定穴位或患处,使局部产生温热或轻度灼痛的刺激,以调节人体天人地三气的同步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壮医灸法具有温经散寒,调节气血(嘘、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保健防病等功效,其种类繁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科。
1.壮底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由黄瑾明教授、黄汉儒主任医师等根据壮医龙玉乾祖传经验发掘、整理出来的壮族民间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用壮药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四方木热叩疗法
四方木热叩疗法为壮族民间治疗腰腿痛、关节痛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疗法,经改进后,用来治疗骨质增生症,取得满意疗效。
3.壮医无药棉纱灸疗法
壮医无药棉纱灸疗法是壮族民间的一种疗法,流传于广西龙州、大新等县。治疗机理:通龙路、火路气机,逐湿桂风消搏止痈。适用范围;时行感冒、风火牙痛、胸闷腹痛、各种神经麻搏疼痛等等;临床上各种属于寒热交错、疼痛、麻木等表邪者;各种痧症如红帽痧、黑帽痧等病症。
4.壮医药棉烧灼灸疗法
壮医药棉烧灼灸是用干棉球蘸吸预先制成的壮药酒,然后点火,直接烧灼患处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该法主要流传于广西德保县。
5.麻黄花穗灸疗法
麻黄花穗灸疗法是独具特色的壮医灸法之一。本法的适应症:对风湿性关节炎、头痛头晕、体癣、手脚麻木、痧症、疮疖、腹胀、腹痛、鼻出血、无名肿毒、鼻塞等,有较好的疗效。
6.水火吹灸疗法
本法是流行于广西上林县壮族民间的专治疖肿的一种疗法。施治时用清水喷淋于市胖面上,然后用艾火对着肿面熏灸,一边灸一边对着肿面吹风,病人即有舒适之感。
7.壮医灯花灸疗法
本法又叫灯草灸或打灯草,在壮族地区广泛运用,且疗效确切。
8.壮医竹筒灸疗法
竹筒灸疗法是流行于广西南部壮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疗法。
9.壮医火功疗法
壮医火功疗法,是用经过加工泡制的药枝,点燃熄灭明火后,用两层牛皮纸包裹,熨灸患者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0.艾绒硫磺灸疗法
本法是用补制的10克艾域配2充硫磺粉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将其捏成玉米粒大小,点燃后直接灸在病者的穴位上。此法常用于治疗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炎等。
11.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壮医常用的医疗技法之五。分艾柱灸和艾卷灸两种。
12.灼法
壮医灼法是用桐油果仁或砖头等烧热后灼于患者的一定部位上,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桐油果仁灼法多用于龋齿的治疗,方法是将桐油果仁点燃,想去明火,待其温度稍降后,灼烫于龋齿洞中。砖头灼法多用于足跟痛的治疗,方法是用火砖2~3块烧热,轮流取出迅速铺上一层鲜大极艾叶并洒上适量的酒或醋,将患足踏于其上,灼烫患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13.壮区鲜花叶透穴对法
壮医鲜花叶透穴疗法是将鲜花或叶片置于所选用的穴位上,用线香或药根枝点燃隔花叶灸灼,通过鲜花芳香之气,绿叶浓厚之味,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