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的小儿夜哭
壮医学的小儿夜哭是:小儿夜哭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夜啼”。
小儿夜哭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夜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半岁以下儿童多发作。
病因病机:①素体阳虚,肚子受凉,气机不畅则肚痛而哭。
②恣食辛香燥热之品,或服用温热药,火伏热郁,积热上炎,灼伤阴液,脏腑失润,脏躁而哭。
③神气不足,心气怯弱,目触异物,耳闻异声,夜间受惊而哭。
临床表现:主症:人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兼疲:睡喜伏卧,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脸色青白,唇舌淡白;或睡喜仰卧,见灯火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难结,脸红唇红;或睡时惊悸,口唇及脸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
治疗原则:补虚,安神,清热,定惊。
②灯花(花生油灯点燃结成的灯花)1枚,研末,开水送服,每日2至3次。
③蝉蜕5只(去头足)水煎取汁,冲拇指甲末适量服,每日1次。
④节节花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⑤蝉衣末1克,薄荷适量煎汤取汁送下。
外治法:①天竺黄、川芎、双钩膝、朱砂各6至9克,以布包好,挂小儿胸前心尖部,啼哭停止即除去药。
②艾线、葱各适量,煎汤洗肚子,再用艾线烘热熨脐腹十余次。
预防及护理:①调节寒温,避免受凉。
②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厚味不易消化之食物。
③不要惊吓孩子,不让小儿看恐怖的电视、电影、书画等,不说恐怖的故事给小儿听。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