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的小儿肚痛
小儿肚痛是以肚子包括肚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肚痛。中医诊为“小儿腹痛”,西医的“肠炎、肝炎、寄生虫病、肠套叠、阑尾炎、嵌顿疝、机能性腹痛、痢疾”等均可出现肚痛。这里指的是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肚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①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虫积于内,阻滞谷道,气机不畅而痛。
②素体虚弱,阳气不足,运行无力,气机不畅而痛。
③跌倒外伤,气滞血浓,龙路火路不通而痛。
临床表现:主症:肚痛暴急呈绞痛,上下攻冲,阵阵发作,曲腰呻吟,痛处喜按;或腹部胀痛,按之痛甚;或肚痛欲泄,泄后痛减;或肚子隐隐作痛喜按,绵绵不休,时作时止,得温则舒,得食暂缓,每于晨间或饭前发作;或肚痛如针剌,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按之痛甚,昼轻夜重。
兼症:脸色苍白,额上汗出,手足欠温,甚至唇色靑暗,肠鸣漉漉,得温则舒,遇冷加重,呕吐,屙泻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口气秽臭,不思乳食,嗳气腐臭,矢气恶臭,大便酸臭或有完谷,呕吐酸腐,夜卧不安,口渴多饮;或脸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淸冷,不思饮食,大便塘薄。
治疗原则:祛邪消食,补虚行气,活血散淤,通路止痛。
内治法:①生姜、陈皮、红糖各适量,可加少许花椒或胡椒,水煎趁热服,每日1剂。治寒邪侵袭肚痛。
②槟榔仁或南瓜子仁适量,加米醋适最浸泡半小时后吃槟榔仁或瓜子仁。治虫积肚痛。
③鲜红苋菜、鲜鸡肉菜各50克,鲜紫苏20克,切碎蒸瘦猪肉适量,每曰1剂,分2~3次服。治体虚肚痛。
外治法:①温和灸中脘、气海、关元。
②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
③揉按中脘,分推腹阴阳,摩神阙,逆运内八卦。
④用淡豆鼓、大砂食盐适量,生姜数片,葱白数茎捣烂,共炒至热,用棉布包裹,温熨脐部,同时轻轻操揉,冷后炒热再敷,直至痛止。
⑤柑子皮1个,枫树叶适量,油菜子、香附子各1汤勺,四季葱头2个,共捣烂调盐水炒热敷肚脐。
⑥茶叶、生盐、酒各适量,共捣烂加人银器敷肚脐。
预防及护理:①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②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③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④肚痛时注意鉴别查找原因,未査明原因之前不可随便服用止痛药,以防误诊、漏诊。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