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中的毒药与解毒药
壮族先民不仅善于使用毒药,而且善于制造毒药。《诸病源候论》记载有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1)不强药。不详何物。(2)蓝药。是用蓝蛇头合成的毒药,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提到邕州进贡蓝药,说明蓝药确实产自壮族地区。(3)焦铜药。是用焦铜制成的毒药。(4)金药。是用生金制成的毒药,生金产自壮族地区。"生金有大毒,药人至死.生岭南夷獠洞穴山中"(5)菌药。是用毒菌制成的毒药,其制作过程为"取毒蛇杀之,以草复蛇,汲水洒草,数日菌生,采取为末,入酒毒人"或"南夷以胡蔓草毒人至死,悬尸于树,汁滴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人至烈"由于当时岭南俚人制造的五种毒药传入中原.并对人们产生了危害,因此《肘后方》和《太平圣惠方》专门列出了解岭南俚人药毒的诸方。
《岭外代答》详细记载有壮族民间烧炼水银的方法:"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细眼铁板,下釜盛水埋诸地,合二釜之口子地面封固之,灼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配合,转而下坠,遂咸水银":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密封蒸馏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
我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毒物用于医疗的明确记载:"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碱艾治其外也"。《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了许多毒药,到了唐代,用于医疗的毒物已达一百二十余种,这些毒药在壮族地区大多有分布,如水银、雄黄、钩吻,乌头,巴豆,杏仁、斑猫等.壮族旱就知道使用本地生长的某些毒药来治疗疾病。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了壮族先民在当时用菌药烧灰傅疮疥,用鸩喙解蛇毒,用蜈蚣治风毒和热毒等经验。宋代,壮族民间使用有毒的蔓陀罗花治疗小儿积疾这一经验被周去非收入了《岭外代答》中。广西的桂林铅粉,临贺(今贺县)锡矿、水银、丹砂、钟乳石、土硫磺在唐宋时期属国内的优质矿物药。此外,本地人用黄药子治瘿疾,用丁公藤治风疾、用罗裙带始跌打损伤和骨折等经验以及毒药蓖麻、巴豆、羊踯躅、半夏、山豆根,皂角、薯莨等被当地明清时代的县志或府志收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