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学的预防法
预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施行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先天预防和后天预防两方面。
(一)未病先防
1.先天预防
先天预防,是从父母婚配到出生前的胚胎时期就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1)优婚防病
优婚防病,就是通过择优婚配,使孕育的后代禀赋强壮,健康无病。
(2)优孕防病
优少防病,是指在受孕之后,注意孕期的摄生,精心养护及胎气,以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奠定良好的先天素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2.后天预防
后天预防,就是在人出生后,为防止疾病的发生所进行的预防。
(1)摄生防病
①顺时调养:瑶族先民在很早就注意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来调理自身的精神、饮食和起居,以养生防病。如他们主张春天要早睡早起,宜食清淡可之品,忌油腻生冷之物。夏天晚睡早起,在饮食上宜食清淡爽口之品,忌油腻、生冷苦寒的食物,适当选取有酸味、辣味的食物,以增强食欲。秋天要早睡早起,尽量少食辛辣之品,亦少食寒凉食品,要适当多吃些温性食品。冬天要早睡晚起,在饮食上可以吃些温热性食物,切忌点硬生冷食物。
②饮食调养:瑶族人民很注意药食同用。经常制作一些含有保健身体、防病治病草药的食物来预防疾病。如春节期间,用石菖蒲水浸池白馍。
③药物调养:瑶族人民非常善于利用居住环境周围丰富的药物资源来防病治病,如五月端午节这一天用大风艾、小占、五加皮、红杜仲、穿破石、走马胎、宽筋藤、当归藤、钩藤、五指毛桃根、大血藤等中草药煎汤熏洗全身,可舒筋活络,除湿去痹痛等症。还用菖蒲、艾叶、八角枫、地风藤等煎水洗操预防生拖害病。
(2)避邪防病
①卫生预防
环境卫生:瑶族人的水井大多是将饮用井与洗菜井、洗衣井分开成为三连井,饮用水井建在上方,井口上加盖,只准用水瓢舀水,每年不定期的掏洗水井2—3次,并撒放一些石灰或漂白粉杀虫消毒。
劳动卫生:瑶族人民在出远门或生产劳动时,常身带盐巴、大蒜、百味莲、薄荷等以防暴病、急病的发生。另外对痧症的预防,要在劳作中注意通风,加强防暑与降温措施,在夏天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多饮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②药物预防;每到清明节,瑶族人民都要在自家门上插上嫩柳枝,小孩手腕上戴上嫩柳枝做的手圈,妇女鬓发边也要戴上嫩柳尖以辟秽除邪;端午节这一天要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并将菖蒲洗净放人水缸内,预防喝生水后拉病疾;要饮草果液,饮雄黄酒,并将雄黄粉酒洒于床下、墙根、屋角等阴暗处,厕所里撒上生石灰、马桑叶、槐柳叶、辣蓼草等,以杀虫消毒、防止蚊蝇滋生,同时人人身上佩挂有雄黄粉药袋。
(2)避邪防病
瑶族先民很就认识到,疾病是由于人体感受某种邪气而发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特别注意与邪气的接触。有病的老人去别人家里饮酒做客或在群众聚餐的场合,都自带食具。如果他们忘了带食具,就会自觉地取芭蕉叶代碗,临时修木枝代筷。餐中让别人替他们夹菜放在芭蕉叶中。有的地方的瑶族还有家庭分餐的习惯。这说明瑶族人民对防止病从口人早已认识,采取的预防手段和措施也是科学合理的。
(二)既病防变
瑶医强调对疾病的治疗要及时、准确,否则易“转症候”。他们认为大多数“症”的病情都比较轻浅,只要治疗及时得当,预后都较好,若失治或误治,多会转化为“经”类疾病而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凶险症状。这类疾病的病情重,预后差,即使病愈也大多会留下后遗症。有些“症”之间也可发生转化,如突发脘腹痛、口渴、呕吐清水、全身疼痛、刮肩胛部可现鱼鳅状隆起的“鱼鳅症”;若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会转重变成腹痛吐泻、皮肤萎黄、刮皮肤出现红绿色斑点,双下肢肌肉弹跳,渐向上延伸,甚至全身肌肉跳动的“蚂蟥症”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