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医学理论体系
彝族自有文字以来,就有着本民族医药理论的记载,甚至在非医药书籍中亦有论及。
彝族古籍《宇宙人文论》中说:“天地产生之前,清气熏熏的,浊气沉沉的。清浊二气互相接触,一股气、一路风就兴起了。两者接触后,形成青幽幽、红彤彤的一片。清的上升为天,浊的下降为地。”又说,“当阳气未升,阴气未降的时候,清浊二气如海水漫溢,清气熏熏,浊气沉沉。清浊二气运行就象和煦的仙风吹拂着。它们又起变化,清气变成青色,浊气变成赤色。青清之气升,青天产生了;赤浊之气下降,赤地就形成了”。
该书中又记载了“哎”和“哺”结合,产生了人类。“哎”为乾,为男,为父,属阳性;“哺”为坤,为母,属阴性。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互结合的产物,是自然变化的规律。
《宇宙人文论》中对五行的论述较全面。首先,论述了五行的含义。所谓五行,是指天上五星的运动。这是彝族先民仰观天象而得出的结果。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以及生活实践的观察,以天五行应地五行和人五行。地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人五行指与之相应的肝、心、脾、肺、肾。此五行形成后,随其变化,形成人体的根本。五行中的水相应于人的血,金相应于人的骨,火相应于人的心,木相应于人的筋,土相应于人的肉。五行成为人体雏形以后,就开始有生命,依着人体发展变化成为完整的人。五行应五体(皮、筋、骨、肉、脉)的理论,反映了彝汉医学间认识的统一性。
《宇宙人文论》中记载:当宇宙的八方产生八卦之后,哎哺二卦为父母产生人的身体;且卦产生人的舌;舍卦产生人的命门,鲁卦产生人的肩;朵卦产生人的口;哼哈二卦产生人的耳和目。彝族的八卦,是由东西南北四方,加上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形成八个方位而产生的。
从上述记载中,可看出,彝医认为,天是一个整体,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彝医认为:人体的气,从生门(囟门)下来,经大肠与胃,注到脐眼下面;从气海起,清气有三条路,第一条到心;第二条从脐底通过胃以至整个消化道;第三条起于脐底,经肺入肾。浊气三条路也起于脐底,第一条经肾入腹腔,上达头顶;第二条经肩到脑髓中;第三条经尾门,从尾根上达头顶。以上清浊二气共六条,不断循行于人体中,以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宇宙人文论》中说,人体同于天地之体、同样由清、浊二气管着气、血、营、卫。认为:“气血流通了,运动不停息”。
《西南彝志》中有“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理论记述。这就是当时彝族先民以朴素的唯物观洞察大自然和宇宙奥秘变化所得出的天地形成理论,以及与人的关系。
《西南彝志》亦云:“人死气血断,气出于上窍。”认识到了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彝医对病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是在“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医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病因病机
(一)风证
风证,既是病因,又是病名。彝医认为,在正常情况下,风为生产、生活之动力。而自然界中的风、雨、露水都是清、浊二气充溢旺盛所形成的。水热蒸发为气,到处弥漫,流动而形成了风。春风吹了,万物发生,叫做生风;夏风吹了,万物兴盛,叫做盛风;秋风吹了,万物成熟,叫做熟风;冬风吹了,万物收藏,叫做藏风。晴天、雨天,由风来识别;云雾游行,由风来拨动。风促使有生命的东西繁殖,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风。
致病因素方面,风邪则为诸病因之首。古彝文《公史传》云:“吹风成了气,吹风成了力,吹风成了毒,成了千万毒,所有病邪从此来。”认为所有病邪都由风引起。并分为山风、火风、水风、岩风、冷风、雪风、神风、湿风8种。
风证,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彝族医学 彝医 干枯证 月劳证 尔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