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医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一)小儿生理特点
一是身体正气不足,抵御外来邪气的能力较低;二是容易感受病邪,特别是外感流行性疾病。小儿消化功能不足,摄人不当,则容易引起中元的疾病。另外,由于先天性的一些因素,如母体体质因家和分娩不顺产生一些特殊的疾病。小儿虽脏器柔弱,容易发病,且变化迅速,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病后若及时治疗,容易恢复。
(二)小儿病因病理特点
1.病因特点
(1)痘气
风分为热风、冷风、内风。主要导致七十二风症和七十二惊症。热风多引发火风、热风、漆风、肚脐风等症;冷风多导致赶脚风等症;内风对引发内节风、抽风、歪口风等症。
寒分为外寒、内寒。外寒多侵犯肢节、筋脉引发发热、脑壳痛、怕冷;内寒多侵犯三元脏器,如侵袭肚肠则出现呕吐、屙肚子等症。
湿分为风湿、寒湿两类。风湿多侵袭皮肤导致小儿风墙、颅癣;寒湿多侵犯肌肉和中下元,导致水肿、肚子痛、屙等病症。
火分为外火、火毒、三元内火。外火易导致高热、烦渴、便结、溲赤等。火毒多伤及皮肉。三元内
火多内小儿脏器本身功能失调而产生。上元心火表现为心烦,肺火表现为咳喘、咯血;中元肚肠火,表现为腐稀、肚痛等。
(2)饮食:小儿自身控制能力和抵抗力较弱,容易患病。一是饮食过量,过冷,或过热,导致中元脏器功能紊乱和虚衰而致病;二是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而致病;三是食入不洁净的食物,导致肚子痛、呕吐、肚子痛等。
(3)惹因:小儿体质娇弱,与外界直接接触易惹来疾病。如起剧居慎惹来红眼病,瘟疫互相招惹引来出肤子等。另外,胎产损伤也是引发小儿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索。
2.病理特点
(1)气血失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人体营养的源足,气血充足生命力旺盛,气血失调百病丛生。
气的病理:包括气亏、气阻、气逆。气亏指三元之气不足,小儿的脏器全靠三元之气灌注,若气亏则三元脏器的功能受到影响。气逆则出现咳喘、呢逆、嗳气、呕吐等。
血的病理:小儿多见血亏和出血。血亏是因人体产血不足或出血过多,造成血液减少,表现为面色、唇色苍白。出血是由筋脉受损,血液溢出脉外,通过十窍排出人体外,表现为咯血,驱血、鼻血等。
气血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不可截然分开。
(2)冷热失衡
冷的病理:上元心肺冷,则咯吐稀痰涎清水,肢体淸冷;中元肚肠冷,则见肚腹痛,呕吐淸水,喊肚子。冷人肢节则见骨节冷痛。
热的病理:上元心肺热,则心胸烦闷,咳痰黄稠,舌红等:中元肚肠热,则多食消瘦,便结臭秽等。十窍热证常见,为目红赤,口苦,口古生疮。冷热可相互转化,治疗时要善于辨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土家医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土家医儿科研究范围 下一篇:土家医儿科常见的疾病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