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药简介
道真仡佬族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向四川盆地过度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众多植物生长、动物繁衍的良好环境,药物资源非常丰富。1985~1986年,县组成普查工作队对全县中草药资源进行了普查,查出常用中草药529个品种,隶属154科330属。其中低等植物藻类4科4种,苔藓类1科1种,果子植物5科7种,单子叶植物16科47属95种,双子叶植物105科278属407种,矿物2种,动物类药材13种。大宗常用品种蕴藏量115万公斤,初步摸清了全县大宗品种的资源及分布。
黄连系1957年引种成功,主产三桥镇,面积800余亩,一般年产量2000公斤左右,大发展时期的1981年收购10872公斤。
天麻主产三桥杠村,年产2000公斤左右。1993年开始开展天麻人工栽培的研究,1984年人工栽培天麻30亩,野变家种80亩获得成功,成为道真大宗外调名贵商品之一,销售省内外和港澳东南亚地区。
洛党主产道真洛龙镇,年产量2000公斤左右。1984年栽培50亩,野变家种100亩获得成功。其商品根条肥大、粗实、皮紧、油润,在广交会和贵州对外出口商品展销会期,深受外商和国内同行赞誉。
五倍子主产云丰、大矸、杠村、接龙、群乐、龙桥。最高年产量为5900余吨,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各个领域,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
其余大宗药材尚有白芍、山药、牛膝、麦冬、紫菀、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南沙参、半夏、前胡、苦参、红花、龙胆草、桑白皮、土茯苓、蜘蛛香、苦金盆、牡丹皮、续断、通草、淫羊藿、葛根、何首乌、见血清等品种,分布县内各乡镇,年产量1000公斤至5000公斤不等。
道真县对药物的开发始于1957年,是年,率先在大矸镇蛇尾坝、金竹山、三桥镇的永锡、接龙等地发展种药场。1959年,药物普及到全县各区社,占地少则10余亩,多达70余亩。每场均有专职药工5~10人,并配有耕牛农具。1980年,集体药场发展到127个,种药面积达1000余亩。1981年随着农村承包制的实行,药材种植多由个体经营,1985年,药材种植专业户有280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