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压的辅助检查
一、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有助于除外快速心律失常或严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或心肌梗死引起的低血压;病人活动电话遥控心电图对有晕厥征兆或症状发展相对缓慢的晕厥可即时记录发病时的心电活动;某些具有回忆功能的短时(<5min)记录仪,对判断晕厥先兆或晕厥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有用;心脏电生理检查(EPS包括经食管EPS)应在上述检查未能明确病因又高度可疑的老年人采用,查前需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约2个半衰期。其指征:不明原因晕厥;发作频繁(每年5次以上),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难以鉴别的室性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伴晕厥或对选择药物有重要意义。晕厥对EPS可能的阳性结果是: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150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525ms;HV>80ms(或A-V、V-A时间明显延长);在按压颈动脉窦基础上发现:AVBⅡ度或Ⅲ度、持续≥5s或心脏静止≥4.0s;持续或非持续单形性室速。
二、心室晚电位(LP)检查
下列指标可能对引起晕厥的心律失常的检出有意义:
1、QRS滤波时间>110ms。
2、QRS滤波终末40ms,电压<20μV、时间≥32ms。
3、QRS滤波终末40ms,电压方根<25μV。一般认为对疑有自发性室速者可为EPS筛选病人。
三、超声心动图、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和心脏X线检查
可了解引起低血压的心脏情况,如二尖瓣型心脏常提示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钙化常提示钙化性主动脉狭窄,均可致患者运动时突然晕厥;左房黏液瘤或球状血栓阻塞二尖瓣口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并能计算射血分数等指标,有助于判断心功能。
四、脑CT和MRI检查
对确定颅内病变和脑血管疾患与晕厥的关系有帮助;脑电图有助于明确局灶性癫痫与低血压的关系。
五、颈动脉窦过敏试验
有助于确定头部转动时发生晕厥的原因。但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谨慎进行,每次只能试验一侧。
六、自律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如检查心血管反射、出汗反射和瞳孔反射的过度呼吸试验、吸气握拳试验、应力试验、冷压试验、乏氏闭气试验、阿托品心脏反应试验、亚硝酸异戊酯吸入试验、增温试验、肾上腺素滴眼试验、醋甲胆碱滴眼试验等虽对鉴别诊断可能有帮助,但因其中有些对老年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则可被检查出的神经系统体征所代替,故国内在临床上采用这些检查者不多。
七、直立倾斜试验(HUT)
自1986年Kenny报道用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来,国外已对各年龄段的这类晕厥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
老年人低血压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老年人低血压 辅助检查 免费索取老年人低血压资料
上一篇:老年人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下一篇:老年人低血压的诊断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