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病应该如何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
牙宣从发病因素来看,农村发病率较高,口腔不洁是主要原因。注意口腔卫生,自身保护得较好的人,可以少患或不患病,即使患病后,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疗效是稳定的。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们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不洁性龈炎开展普及治疗等,都可起到预防作用。
(二)避免异物损伤
有不少牙周病是由于长期的食物嵌塞、创伤等原因造成的,应引起患者及口腔医生的注意,及时予以纠正。尤其应当避免因工作质量不高而造成牙周病。如充填体或修复体过高所产生的创伤合,接触点不良而造成食物嵌塞,洁治时器械损伤龈沟底的上皮附着,以致形成牙周袋等。
(三)早检查早治疗
早期牙周病在除去了牙石等刺激物,炎症消退后,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晚期治疗的效果则很差,因此,应该经常开展口腔疾病的普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
(四)牙宜洗刷
倡导每晚刷牙,以清除污垢,保护牙齿。牙刷之毛不可太硬,硬则会损伤牙龈,有损于牙齿。刷牙是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最好的方法。正确地刷牙,能够清除口腔的软白污垢,食物残渣和部分牙面菌斑,并能防止一部分牙石的产生,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的致病因素,促使组织健康,增强其抗御疾病的能力。
(五)齿宜常叩
叩齿既巩固了牙根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这对牙齿的健康有很大好处的。常用叩齿的方法是:先叩臼齿三十六下,次叩门牙三十六下,再错牙叩犬齿各三十六下,最后用舌舔牙周三、五圈即告结束。每天只要用两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健牙齿的良好效果。
(六)小劳强身
劳动能够舒展筋骸,流畅气血,调济精神,强身健体。尤其是脑力工作者以及老年人,更应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使身体得以运动,则于身心大有好处。
(七)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与人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说:“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的学问,力倡宜清淡。如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故每宜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因为饮食清淡自然则补益之功卓著,厚味甘肥,过食辛辣则易于偏伤脏腑。现代医学认为,主食米、面、杂粮、人吃后在体内多呈酸性反应;副食肉蛋也呈酸性反应,只有蔬菜经消化后可成碱性反应,多食蔬菜就可中和酸性,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而老年人的血液里应维持微碱性,经常肠胃清洁,减少粪便中毒素的吸收,这样身体才能健康。
(八)固齿单方
①薄荷、青盐等分研末,每晨以少许擦牙固齿,效良。②鹿茸研末,每服1.5克,可坚齿。③羊胫骨灰少许,常擦牙,齿疏豁用之。④仙灵脾为末服或煎汤频漱,可固齿。⑤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研末擦牙,可治日久牙痛、固齿。
牙髓病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牙髓病应该如何预防? 牙髓病 免费索取牙髓病资料
上一篇:牙髓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下一篇:牙髓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