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的症状
1、骨折段移位:下颌骨骨折后,肌的牵拉是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
(1)颏部正中骨折:骨折线可为单一的,也可为多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单发的正中骨折,由于骨折线两侧的牵引力量基本相等,常无明显错位;如为双骨折线,正中骨折段由于颏舌肌和颏势据骨肌的牵引,骨折片可向下后移位;如为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的引而向中线移位。注意后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的危险。
(2)颏孔区骨折:但侧颏孔区骨折,骨折线多为垂直,将下颌骨分成长短不同的2个骨折段,断骨着片上附着有一侧的全部升颌肌(咬肌、翼内肌、颞肌),主要牵拉力使段骨折段向上、向内移位。长骨折段与健侧下颌骨保持连续,有双侧降颌肌群的牵拉,向下、向后移位并稍偏向患侧,同时又以健侧关节为支点,骨稍向内旋而使前以出现牙牙合。
(3)下颌角部骨折:下颌角部骨折后将下颌骨分为长骨折段和短骨折段。如骨折线位与咬肌合医内肌附着之内,骨折片可不发生移位;若骨折四弦在这些肌附着之前,则短骨折段骨向上移位,长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牵拉,向下、后移位,与颏孔骨折的情况相。
(4)髁突骨折:髁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17.0%-36.3%。一侧髁突骨折时,耳前区有明显的疼痛,局部肿胀、压痛。以手指深入外耳道或在髁突部触诊,如张口时髁突运动消失,可能有骨折段移位。低位骨折时,由于翼外肌的牵拉,髁突向前内移位;严重者,髁突可从关节窝内脱位,向上进入颅中窝。双侧低位骨折时,2个髁突均被翼外肌拉向前内方,双侧下颌支被拉向上方,可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秴。
2、出血和血肿:严重者可使舌上抬,并使势后坠发生呼吸道梗阻。下牙槽神经也可断裂或受压,致使患侧下唇麻木。
3、功能障碍: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局部出血、血肿、水肿、疼痛等,致使咀嚼、呼吸、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严重的颏部粉碎性骨折,可发生呼吸窘迫和呼吸道梗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骨折段的异常活动:绝大多数伤员可出现骨折段的异常活动,但在少数伤员在无明显移位时,可无明显活动。医师可用双手握住可以骨折处两侧骨折段,轻轻向相反方向用力,可感觉到骨擦音和骨折段活动。
下颌骨骨折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下颌骨骨折的症状 下颌骨骨折 免费索取下颌骨骨折资料
上一篇:下颌骨骨折的症状体征 下一篇:下颌骨骨折的坚固内固定治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