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其症时轻时重,日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中医称之为“唇风”,认为本病或因风火毒邪搏结于唇;或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熏灼唇部;或因皮经血燥生风所致。
慢性唇炎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唇粘膜慢性炎症过程而言。损害以下唇为主,上唇及口周皮肤亦偶可累及。临床表现可有急性阶段与慢性阶段之别。急性阶段轻者仅有唇红缘浸润、肿胀、脱屑;重者则唇粘膜红肿、糜烂、渗出,有继发感染者甚至形成溃疡,可有脓性分泌物。慢性阶段轻者干燥、脱屑,或有少许渗出;重者常见唇部红肿、浸润、肥厚,往往唇红部有细小纵裂,易出血,病程迁延,时轻时重。自觉瘙痒、触痛或烧灼感,妨碍进食。
病因病理
病因较复杂,如接触致敏物质(牙膏、口红)、烟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感染、日光、机械性刺激(咬唇、舔唇、小儿流涎、吮吸手指)以及体质因素等都可能诱发本病。
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刺激有关,如气候干燥、风吹、寒冷以及机械、化学、温度、药物等因素,或嗜好烟酒、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使之反复发作,在唇部形成干燥、皲裂、渗出、结痂等慢性损害。
粘膜上皮部分有剥脱缺损及角化不全,上皮内层细胞水肿。固有层有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等为主,血管充血。
临床表现
干燥脱屑,渗出结痂,充血水肿等为其主要表现,反复发作,时重n才轻.持续不:愈。自觉发胀发痒,灼热疼痛,这些症状常贯穿整个病程。慢性反复发作,肿胀渗出,炎性浸润,形成持久的淋巴回流障碍.唇肿持久不退。亦可因慢性反复感染导致淋巴组织增生。
下唇唇红部为好发部位,有淡黄色干痂,周围伴有灰白色鳞屑,周缘可有轻度充血。局部干胀发痒,因之常有舌舔唇,用手揉搽唇,用牙咬唇等动作,使唇破溃裂口、出血渗出物感染后疼痛,并有痂皮附着,肿胀更趋明显,充血炎症加重,甚至影响唇的活动。
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出现、时轻时重、长期不愈的唇粘膜肿胀、浸润、水疱、糜烂、结痂、鳞屑、干燥、纵裂等慢性炎症改变;有的患者或见黄色、灰白色假膜,揭下后露鲜红出血面。因接触致敏物质所致的接触性唇炎,病变部位与接触面积基本一致,停止接触后常可痊愈,再接触时复又发作。因日光照射所致的光线性唇炎,皮疹常以下唇为主,夏季症状明显,病变的加重或缓解与日光照射时间长短有关,避免日光照射后症状减轻。以反复脱屑、浸润肥厚表现为主的剥脱性唇炎,多见于女孩和青年妇女,有的往往有咬唇或用舌舔唇的习惯等。
本病根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寒冷干燥季节易发。唇部干燥脱屑,灼热或胀痒疼痛等特点不难做出诊断。重时可有水肿渗出结痂。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 过敏性唇炎 常有服药或接触其他可致敏物质的病史。发病急骤,可有局部灼热发痒,充血发疱,肿胀渗出,糜烂和疼痛。患者常有过敏病史。
(二) 盘状红斑狼疮 唇部盘状红斑狼疮表现为玫瑰红色斑,中心稍凹,边缘微突起而呈盘状。可向皮肤侧扩大,致唇红皮肤界限不清。皮肤可由桃红色逐渐变成褐色,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唇部有脱屑,可有水肿糜烂和结痂。在病损周围可有放射状细微白色条纹环绕。除唇部病损外,在颊、腭、舌等处也可有类似损害。同时在颧部、额部、鼻部、手背等外露和易受太阳照射部位,亦可有红斑样损害。
(三) 扁平苔藓 以颊部病损最常见,病损常呈多发,部位有对称性,以灰白色角化斑纹损害为主。发生于唇部的扁平苔藓,表现为细微灰白花纹,呈环网状或
慢性唇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慢性唇炎 慢性唇炎 免费索取慢性唇炎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慢性唇炎概述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