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周炎
冠周炎是牙齿萌出过程中所引起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临床上多见下颌第三磨牙(俗称智齿)。其次上颌第三磨牙亦可发生。本病多发生于18~30岁之间。
病因病理病机
第三磨牙萌出困难是引起冠周炎的主要原因。这种原因的产生是由于磨牙萌出位置不符,这与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由于食物、生活习惯与咀嚼力的变化,逐渐产生下颌骨的退化有关。
磨牙阻生的类型对冠周炎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以部分萌出的垂直陌生和近中倾斜阻生最多,也最常引起冠周炎。萌出不全的牙冠位置大多低于第二磨牙咬平面,其远中和颊、舌侧常有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深而窄的盲袋,它自洁作用差,易藏食物残渣,它的温度及湿度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正常情况下,人体抵抗力强,细菌不能得逞。但当人体在感冒,睡眠不足、疲劳等情况使人体低抗力下降,此时细菌繁殖引起感染。
咬及咀嚼时对龈瓣的机械损伤,使粘膜发生溃烂,破坏了组织的防御功能,使细菌乘机而入,也可引起冠周炎。
临床表现
冠周炎初期只是牙龈疼痛红肿,在咀嚼及吞咽时加重,可出现张口疼痛加重,当感染波及嚼肌及翼内肌时可出现牙关紧闭。局部可出现肿胀,淋巴结可增大及压痛。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发烧及白细胞增高。
发病2~3天如疼痛不止,发烧不退,可考虑炎症发展到化脓期。如此期及时切开引流,炎症则逐渐消退。如此期感染不予控制,则炎症扩散,感染可向嚼肌、颊部、咽旁、下颌等扩散引起相应间隙的间隙感染。并可进一步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
根据临床检查有第三磨牙,可拍X线牙片证实,以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有时反覆感染,在口腔前庭下颌第一磨牙龈颊沟处有一瘘管,这是急性炎症时骨膜下脓肿向阻力薄弱的嚼肌前缘侵犯所致。此时应注意,不要误诊为下颌第一磨牙的感染。
冠周炎的治疗早期应控制局部的细菌感染,局部处理很重要,可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龈袋,再涂入磺甘油或碘酚。可给患者含漱剂,每日数次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另外给予抗生素治疗,因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使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
如脓肿局限,应在局麻下切开引流。
消炎后,要拔除病原牙。如有长期不愈的瘘管,须在拔牙同时刮除瘘管内的肉芽组织。如果磨牙位置正常,又有对牙,可切除龈瓣,消灭盲袋。不过有时这种方法效果不佳,对于复发的患者,仍需拔除患牙。
预防
智齿冠周炎是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牙龈组织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最常见。其预防要点如下。
(1)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刷牙,以减短食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
(2)注意饮食的结构,减少或及时消除食物嵌塞。如果把漱口、刷牙比作是普遍撒网的话,那饭后使用牙签、牙线就是重点突破了。
(3)避免受凉、感冒、过度劳累,提高机体抵抗力。
(4)必要时,如反复食物嵌塞,可拔除智齿,以"斩草除根"。
冠周炎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无 下一篇:智齿冠周炎的治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