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儿童鼻出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因鼻腔局部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儿童鼻出血与成年人不同,其部位几乎全部在鼻腔前部血管丰富的区域。
秋天,气候干燥,一天早、中、晚之间的温差变化较大,这使得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缺乏水分而干涩发痒,容易出血。另外,气温忽冷忽热,鼻内毛细血管为了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也就出现了反复扩张和收缩的状态。小儿鼻内毛细血管娇嫩,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加之他们常有挖鼻孔的习惯,并且生性好动,跌倒撞伤时有发生,甚至会顽皮到将玩物、纸团等塞到鼻子里去,导致鼻出血就不足为奇了。
鼻出血时要注意什么
鼻出血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当鼻出血发生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一忌惊慌。儿童年龄尚小,当出血突然发生之时,往往手足无措。此时,父母首先要镇定,可引导孩子做缓慢而深的呼吸,以充分放松。
二忌仰卧。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卧。因为仰卧时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会从胃再呕出,这就掩盖了鼻出血的真相。要让孩子取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经后鼻孔流入口腔,更要指导孩子把流入口的血液尽量吐出,防止血液咽下后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或孩子误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三忌用纸卷、棉花乱塞。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不干净的纸卷及棉花反而会引起炎症。
四是要紧压鼻翼。父母要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节紧紧压住孩子的双侧鼻翼,因为孩子的鼻出血一般都在鼻中隔的前部,压迫双侧鼻翼一般都可以止血。另外可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以助止血。鼻出血停止也要去医院检查,首先要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出血是因鼻腔粘膜破裂,小血管外露的话也可以及时处理,避免再次出血。
如何防止儿童鼻出血
1.涂油预防鼻出血:鼻出血需要预防,尤其在现在这样干燥的季节。可在孩子鼻腔干燥时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者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2.控制儿童的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儿童鼻出血不排除一些鼻腔局部的炎症所致,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剧烈活动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孩子抠挖而出现鼻出血。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鼻痒时不要抠挖。
3.饮食要注意。秋冬物燥,饮食一定要注意。孩子切勿多吃炸煎及肥腻的物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注意多喝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A、B2。
4.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现在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都会导致鼻黏膜的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因此,一旦孩子患上这些疾病应及时治疗。
5.经常莫名其妙的鼻出血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鼻出血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小儿鼻出血应怎样急救? 下一篇:鼻出血的紧急处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23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23日快讯
- 乙型脑炎方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