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功能检查(三)
二十三、抗庚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G(抗HGV IgG)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抗HGV IgG阳性,表示庚型肝炎恢复期。抗HGV IgG出现较抗HGV IgM晚,但存在时间长,常用于庚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等。
二十四、磺溴酞钠试验(BSP)
正常值:45分钟磺溴酞钠(BSP)滞留量低于0.05(5%)。
临床意义:磺溴酞钠试验滞留量超过0.06(6%),为肝实质性损害;滞留量超过0.10(10%),为肝细胞损害;滞留量超过0.90(90%),为肝实质严重损害。磺溴酞钠试验滞留量升高,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
二十五、血清前白蛋白(PAB或PA)
单位:毫克/升(mg/L)。
正常值:免疫散射比浊法:200~400毫克/升。
临床意义:降低,见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其中以肝硬化降低最为突出,早期肝炎和急性重症肝炎时其减低早于其他血清蛋白。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故可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鉴别。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晚期,PAB也降低。
二十六、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值:1.5~2.5:1。
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小于1,见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类脂质肾病、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25,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二十七、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单位:单位(U)。
正常值:0~6单位。
临床意义:
1、轻、中度增高,见于肝脓肿、肝癌。
2、显著增高,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等。
二十八、麝香草酚絮状试验(TFF)
正常值:(-)~(+)。
临床意义: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二十九、硫酸锌浊度试验(ZnTT)
单位:单位(U)。
正常值:2~12单位。
临床意义:
1、显著增高: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细胞癌、自身免疫性肝炎、胶原性疾病、结核、类肉瘤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等。
2、显著降低:见于肝内和肝外胆汁淤滞伴高度蛋白尿的疾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等。
三十、黄疸指数(Ⅱ)
单位:单位(U)。
正常值:2~6单位。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先天性红细胞内在缺陷引起的各种溶血性疾病,以及各种物理、药物、感染、免疫因素导致的溶血等),肝细胞性黄疸(如传染病、代谢疾病、肿瘤及药物、毒物等引起的肝细胞损害),阻塞性黄疸(如肿瘤、胆石症、胆管狭窄或梗阻等),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性黄疸等。
2、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萎黄病、继发性低色素性小细胞性贫血等。
三十一、血清总胆红素(TBIL)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成人5.13~18.81微摩/升,新生儿可达250微摩/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
三十二、结合胆红素(CB)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小于3.4微摩/升。
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经肝细胞处理和处理后胆红素从胆道的排泄发生障碍,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