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不耐受症的检查
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果糖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三型:原发性果糖尿,由果糖激酶活性缺乏所致,可在摄取果糖后出现无症状的果糖尿。
果糖不耐受症是一种果糖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三型:原发性果糖尿,由果糖激酶活性缺乏所致,可在摄取果糖后出现无症状的果糖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由2-果糖-l-磷酸醛缩酶缺乏所致,婴幼儿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果糖后20~30分钟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如呕吐、抽搐、意识丧失等;如继续进食果糖可引起黄疸、厌食、生长迟缓及肝脾肿大,并可发展至肾小管紊乱、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儿童患者则在进食果糖后不久,可出现严重腹痛,恶心呕吐,多无低血糖,日久都自动拒绝甜食。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较少见,起病通常在6个月龄前,表现为进食果糖后低血糖和肝肿大,空腹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1、尿糖试验等:尿糖试验纸片呈阳性,葡萄糖氧化酶试纸发现有还原糖,尿液纸层析可确诊为果糖。
2、血糖测定: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空腹12~16小时后血糖降低,给予胰高血糖素不能恢复,并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3、果糖耐量试验:限制果糖饮食数周后给果糖(儿童3克/米2),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显示血葡萄糖及血磷急速下降,同时果糖、脂肪酸及乳酸等上升。
4、肝和小肠活检:如果糖代谢酶活性缺乏,可以确诊。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果糖不耐受症的检查 果糖不耐受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