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益生菌”误区
生活中最常见的益生菌食品就是活性乳酸菌饮料了,小小一瓶,酸甜可口,所以不少人会误以为是儿童饮品,其实这是种误解。天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肠道内的有益菌会减少,有害菌逐渐增多。
误区一:有“菌”就一定有作用
市面上各种所谓含"益生菌"的产品都一样有效吗?益生菌有三大必要条件,一是能活着到达肠内,二是达到一定数量,三是能发挥显著效果。益生菌首先要确保其活性,此外还要关注其数量。按照国家规定,出厂时每毫升至少应在100万个,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达到了每毫升1亿之多。此外,产品在整个保质期内都应保持这个数量级。建议大家在选购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比如配料表、名称标识等。尽量选择国际知名的品牌、并有“活性乳酸菌”标注,且冷藏保存的产品,保质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
误区二:益生菌产品只适合小孩
生活中最常见的益生菌食品就是活性乳酸菌饮料了,小小一瓶,酸甜可口,所以不少人会误以为是儿童饮品,其实这是种误解。天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肠道内的有益菌会减少,有害菌逐渐增多。而且现代人膳食纤维吃得少,工作压力大,所以更需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健康。此外,有便秘、肥胖、年龄大、经常服用抗生素等人群尤其需要补充。
误区三:益生菌产品容量越大越好
有人觉得小小一瓶益生菌饮品三两口就喝完,足够发挥作用么?是否容量越大越好呢?丁虹主管医师表示,产品容量不是选择的依据,关键要看每毫升含有的活菌数,一般每天补充几十亿就可满足人体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应每天坚持饮用,冬天也不例外,这样才能促进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此外大家应该餐后饮用,这是因为食物中和胃酸后可以让更多活菌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健康饮食十二误区 下一篇:食物“新鲜”反而不好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