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简介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道出了“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从人类使用火开始,人类就在不停的钻研“吃”。有了吃,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始进入熟食的阶段,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吃”已经超越了它的字面意义,逐渐成长为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中的又一颗灿烂明珠,并且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的“吃”文化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吃”是饮食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吃”不单单是要求“饱”,在中国的“吃”文化中它还包含了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其中蕴涵了众多的人生哲理。
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对饮食的要求渐渐演变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快”。中国百姓对于饮食并不注重它的速度,而是更注重它的“色、香、味”,这是中国人对饮食的基本要求。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表面上只讲究“吃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实则不然,更多意义上中国人借助饮食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的融入了众多的新元素,比如在讲究色、香、味的同时,也讲究营养的均衡,视觉的享受,这是饮食文化的进步。中国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增多与加深,又酝酿出了新的特色。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这恰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包含了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讲究的饮食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活动以及社会功能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也是饮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之所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无 下一篇: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images/zyz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