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类食物
活血类食是指以通畅血脉,促进血行,调整脏腑功能,以及治淤血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食物,又称活血祛淤类食物。
活血类食物善于走散,再有行血、散淤、通经、利痹、消肿及定痛等作用,主要用于调畅机体血行和治疗淤血阻滞证候。
活血类食物因其走散,故不适于妈女月经过多,对于孕妇又尤当慎用或忌用。
一、莙菜根
又名莙达儿,莙达根,甜萝卜。东北及内蒙古栽培较多。作蔬菜或制砂糖。为调畅气血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促进血行、调畅气机。适于气血疲瘀滞体质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莙菜粥。
二、芸薹
又名胡菜、青菜、红油菜。为油菜的嫩茎叶。各地均有栽培。作蔬莱供食,为我国传统栽菜之一。《随息居饮食谱》谓:“烹食可口。散血消肿,破结通肠。子可榨油,故一名油莱。”为清热解毒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清热毒、利于热性体质、肠胃不洁以及新产后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油菜粥。
三、慈姑
又名茨菰,白地栗。各地均有分布。作蔬菜供食。《本草纲目》谓:“……掘以为果,须灰汤煮熟,去皮食,乃不麻海戟人咽也。嫩茎亦可煤食。”《随息居饮食谱》又谓“入肴加生姜以制其寒。”为清热利穷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淸热利窍、调畅血行。适于热性体质、溲少黄赤、淤血体质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慈姑烧肉、慈姑豆麻、慈姑烛鸡等。
四、桃仁
又名桃核仁。各地普遍栽培。作炒货或作甜菜、点心配料供食。《本萆图经》谓:“七月采核破之,取仁阴干。今都下布贾多取炒货之,云食之亦益人。”为活血润燥养生食品。曰常食之可活血脉、祸筋腑。适于淤血体质、大便干结以及新产妇食用。常用养生方如桃仁粥等。
五、河蟹
又名榜蟹、毛蟹、稻蟹。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作水产品供食。《本草纲目》谓:“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方佳品。”《随息居饮食谱》又谓:“和以姜、醋,风味绝伦。”为滋阴清热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滋阴液、辛卜骨髓、养筋脉、清内热。适于阴虚内热体质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清蒸蟹。
六、醋
又名苦酒、淳酢、米醋。各地均有生产,作调料供食。为补养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养肝强筋、开胃消食、强壮身体。适于胃弱食少以及无病强身者食用。
七、红花
又名红蓝花、剌红花、萆红花。各地多有栽培。为调畅血行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血行,通利经脉。适于淤血体质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红花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活血化瘀应的饮食与禁忌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