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毒性耳聋发病概况
药物中毒性耳聋一旦形成,很难治疗,尤其是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病人更难治疗。但对药物中毒性耳聋也并非束手无策,毫无办法。采取一些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望使部分患者恢复部分听力。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占全国人口的1.6%,其中药物致聋的占30%~40%,人数多达100多万。目前已发现耳毒性药物达100多种,因此,对药物中毒性耳聋应引起高度重视。
能诱发药物中毒性耳聋的药物称之为耳毒性药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素两类。其中又以耳毒性抗生素最为常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对内耳前庭部分损伤比耳蜗部分更容易。接受1克天超过1周链霉素治疗的4%~15%的患者,可发生可检测到的耳聋,通常在短暂的潜伏期后(7~10天)出现,如果治疗继续,则逐渐加重,直至变成永久性耳聋。新霉素在所有抗生素中具有最大的耳蜗毒性。当大剂量口服和作为肠道消毒的结肠灌注,特别是在有肠道溃疡或其他黏膜病变存在时,易使有足够量的药物被吸收而损伤听力。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耳蜗毒性与新霉素近似。紫霉素对前庭和耳蜗均有毒性。万古霉素可引起耳聋,尤其是在有肾功能不良时。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对耳蜗及前庭也有毒性。有人认为这类药物耳毒性的顺序为: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
这类抗生素性耳聋有3个特点应引起注意。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引起的听力损害,首先发生在内耳高频率区,使高音听力下降,一般不易被人察觉,待用药数周、数月或停药半年、一年后,毒性扩展至低频率区,病人听话发生困难,这叫“迟发性耳毒反应”,尤以婴幼儿、老年人最为多见。又如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即使停用,它们在体内也已完全分解、排泄,但由药物引起的内耳毛细胞的退化及听神经细胞的变性萎缩却仍在继续进行,直至听力完全丧失,变为全聋,此称“渐进性耳毒反应”。再如有人只注射了半支链霉素,就立即发生了剧烈的眩晕、耳鸣,继而听力迅速下降、恶心,出现耳聋等症,此谓“过敏性耳毒反应”。这类患者多有家族性对这类药物敏感史。
另外有少见的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多肽类如多粘菌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
利尿酸和速尿:利尿酸静脉注射可对正在同时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的有肾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引起深度和永久性耳聋。同样,有报道,速尿静脉注射对肾功能衰竭患者或正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患者,可产生暂时的或永久性的耳聋。
抗肿瘤药 :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可损伤内耳毛细胞,所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是可逆的,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其他:奎宁和其合成替代药品可引起永久性耳聋。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β阻滞剂心得宁和心得安,重金属制剂如砷、铅、汞剂等也都可以致聋。
药物中毒性耳聋一旦形成,很难治疗,尤其是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病人更难治疗。但对药物中毒性耳聋也并非束手无策,毫无办法。采取一些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望使部分患者恢复部分听力。
治疗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在听力下降、耳聋发生以前,一般会有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在不得不用耳毒性药物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类症状,要及时停用这些药物,尽早给以适当的治疗。
药物中毒性耳聋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药物中毒性耳聋发病概况 药物中毒性耳聋 免费索取药物中毒性耳聋资料
上一篇:怎样预防药物中毒性耳聋? 下一篇:药物中毒性耳聋前兆症状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