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胳腺所致,是一种多发病,夏季更为多见。
药局部治疗可用耳炎灵滴剂(黄连、黄柏、苦参、大黄各10克,麻油250克,同入锅内,置火上煎炸至黄褐色时即可,候凉备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用于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浸透小纱条置外耳道内,每日换药1次。
预防与护理
1、平时禁止掏挖耳朵。
2、患病后,如在冬季,可在外耳道口塞以疏松的棉花球,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则易腐、易排毒而也易于愈合。
3、外耳道要保持干燥洁净。擦去污秽时,切忌粗暴或反复重擦。
4、在病起初期或疖肿未成熟之际,可于耳外部热敷。每天3-4次。
5、睡眠时,病耳宜在下侧,但要注意不要让其受到压迫。
6、疼痛较重难忍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穴以镇痛。
7、在愈合之初,必然产生轻微瘙痒感,切勿狂搔乱掐。
8、注意处理全身性诱发病因。
外耳道疖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 免费索取外耳道疖资料
上一篇:无 下一篇:外耳道疖症状和治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