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驱邪习俗
古代人一直很重视在端午节驱邪求平安。
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辟邪”祈福?记者采访了中华周易联合会副会长许雪儿,听她来细述“驱邪”方法,如感兴趣您不妨试试。
端午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
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幕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
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古人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每逢节气转换前后之际,气场最不稳定,易使人心浮动,官非凶灾四起,病菌杂处最易出事,会影响到个人的运程。
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至此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而周易中的泰卦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到了五月初五时,开始“泰极否来”,所以,古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除阴气、辟邪、收敛、养晦,除去不祥之气。
古代人过端午驱邪方法
1、将艾草插在门口,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2、淘米水放入几滴风油精洗净拖把,将宅内地面打扫干净,卫生、醒脑、防蚊虫。
3、取午时(11:00—13:00)水用器皿装好,放到神台24小时后,子山午向(坐北朝南)将器皿中的水放到午方(正南)窗下助财,放入坤方(西南)催文昌利脑利思考。
4、将葫芦各放入震方(东屋)、乾方(西北屋)镇宅化煞,利子、利老人健康。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